孩子没有独处能力,总要求父母陪他一起玩,是陪伴太多还是不够?
每当宝妈离开孩子去做需要做的事后,孩子都会“找上门来”。比如:
“妈妈,来看看这个。”
“妈妈,帮帮我。”
“妈妈,你在干嘛?”
“妈妈,你跟我一起玩好吗?”
我相信很多宝妈都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那孩子为什么会离不开妈妈,看不见妈妈就要喊呢?
1、陪伴太少
孩子还小时,母亲的照顾成为了他全部安全感的来源。只有孩子在2岁前确定母亲不会抛弃自己,到了2岁以后,才能明白“妈妈不见了不是不要我了,她很快就回来”,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不会成天围着妈妈转了。
如果母亲对婴儿的情感回应是时有时无的,或是烦躁、抑郁的,那么在随后,孩子就需要用更加极端的方式来确定母亲能无条件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是安全的,不会被随时抛弃。而这种方式,也就是大家眼中的“黏人”。
除了母亲的照顾与情感回应之外,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的巨大变化(搬家、入园、家庭不和)、恐吓的语言(“再不听话就扔了你”等)、恐怖的童话故事(巫婆、妖怪、狼外婆等)也是影响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2、陪伴太多
孩子并不是所有时间都需要你陪的。当他独自游戏,如拼图、搭积木时,并不需要陪伴。而如果这时妈妈非要凑过来,和他一起玩,那其实就不是宝贝黏妈妈,而是妈妈黏宝贝了。还有一些生活技能,如自己穿衣、穿鞋、洗脸、吃饭……如果妈妈都代劳了,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这是妈妈的事”。如果妈妈不在,他就会心慌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久而久之,孩子独立性不但受到影响,自信心还会受损,就更加黏妈妈,形成了恶性循环。
3、陪伴太单一
李玫瑾教授曾说到过这样一个观察。
假如你在家来了访客,开门一看是爸爸带着孩子,这个孩子一见你就对你笑,然后自然地主动的跟你打招呼:阿姨好,奶奶好,这个孩子一看就是家里有很多老人,带他的人很多;
如果孩子一开门看着你愣愣的,妈妈让他喊人他闭着嘴巴不说话,但是他不怕人,这往往说明孩子平常是爸爸妈妈两个人带,爸爸可能带的少一点;
如果这孩子一看见生人,就往妈妈身后钻,你和他说话他会低头扭脸的躲着你,这一般就是妈妈一个人带大的孩子。
当孩子身边有更多人陪伴的时候,孩子的底气和气场往往就会很足。如果生活中只有妈妈陪在身边,妈妈想给孩子全部的爱,孩子接受到的所有爱全部来自妈妈,这往往是孩子不安全感的来源,一旦妈妈离开自己,孩子会觉得我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对妈妈分外依恋。
所以说,孩子的陪伴需要更多来源和渠道,而不是依靠妈妈一个人。而如果家里除了有妈妈,还有爸爸,爷爷奶奶等亲人,常常是轮流照顾孩子,这样均衡的陪伴,才会让孩子体会到,妈妈不在我可以找爸爸,妈妈现在不在一会儿就会回来陪我,他得到爱和安全感的途径就不会是唯一的,失去爱的惶恐也就不会那么大。
如果真的由于客观原因只能妈妈一个人带娃,妈妈一定要对孩子的情感做出回应,不能吓唬孩子,也可以多让孩子和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进行视频通话,接触更多的亲人,其次,给孩子找一些玩伴,再来,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会自己和自己相处,自己找到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