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中《弃官寻母》、《涤亲溺器》、《扼虎救父》等,可看做是“扶助”生养人而行孝的故事;而《亲尝汤药》、《尝粪忧心》、《哭竹生笋》等,则是为生养人“侍疾”而尽孝的故事。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子女在生养人患病时精心侍奉的感人故事。“侍疾”是中华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生养人生病时,要扶助其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并多给其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当代许多受到表彰的“孝亲”模范,大多都是长年照料生病的生养人的人,他(她)们大多会放弃自己的工作、娱乐、事业去做这件事,甚至造成自己家庭的贫困也在所不惜,实在值得表彰,堪称楷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本书所讲的“赡养扶助”,就比单纯物质、资金上的“赡养”,多了时间、体力、精神上付出的“扶助”。其实这样才与当初生养人对我们在“时间、体力、精神、资金”上的付出对等!
以上文字摘自余源鹏《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一书论及#孝敬父母#孝道#孝顺父母#孝经的内容。
《潮州日报》2022年6月12日刊发文章:《一部提倡新时代孝道的佳作》——家庭道德教育读本《行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