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到外戚,应该从妲己和褒姒说起,这两位一个据称毁了殷商的基业,一个导致了西周的灭亡,破坏力不可谓不惊人,但是那不是事实。
其实殷商灭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武王选择了合适的时间征伐,纣王选择了不合适的时间出征;第二是妲己的父亲叫苏护,苏护也是一方诸侯,在逃犯纣王的部队里也有苏护的身影。
导致西周灭亡的也不是褒姒和周幽王,更不是什么烽火戏诸侯,而是周幽王的皇后申氏和他的老丈人申侯,因为废长立幼导致的纠纷,所以老丈人和妻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把周幽王给做了。
不管是皇后还是后妃还是岳父老泰山,其实可以用一个词来统称,那就是就是外戚,外戚就是君主的皇后、后妃及其家人所代表的人群。
往后面值得一提的就是吕雉了,我说过吕雉和武则天很多地方很像,她推行黄老之术,对西汉初年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她对敌人和威胁到自己的人从来不心慈手软,比如戚夫人和赵王如意,不仅要杀还要虐杀。
不过吕氏家族除了吕雉外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人,这和武则天的处境差不多,武承嗣之流也没什么本领。因此吕氏家族的命运在吕雉去世后,就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迅速灭亡,别无他法。
下面说一下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薄太后是幸运的,她没有和吕雉作对,也没有跟随诸吕作乱,因此在吕雉死后,他的儿子代王继位做了皇帝,就是孝文帝,文景之治的开创者。薄太后即薄姬在进宫之初,高祖刘邦就没有注意到她,还是她的两个好姐妹管夫人、赵子儿提到了她,刘邦才意识到有薄姬的存在。那是为数不多的一次临幸,薄姬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但此后薄姬又被刘邦遗忘了,很少有召见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后妃来讲,这辈子一直呆在后宫,除了天地基本上见不到几个人,这种日子可能是比死更痛苦的事情。但是薄太后耐得住寂寞,后来她因为并不得到刘邦的宠爱而没有被吕雉迫害,还因为自己的儿子而成为了后宫之首,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下面又有一个重量级人物登场了,窦太后,这个汉武帝刘彻的祖母,汉文帝的夫人,汉景帝的母亲,从经历上来看,窦太后也算是三朝老臣。可以不夸张的讲,没有窦太后就没有文景之治,就没有了汉武大帝。
下面来看看窦太后这个不一般的女人。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到了汉武帝刘彻国力强盛,因此开始任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彻底放弃了“黄老之术”。其实祖孙之间没有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刀关剑影,尔虞我诈,有的是温情脉脉和祖母对孙儿的关心。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治国之术,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调整,没有万能的办法,只有不断的适应,当不相适应的时候,变乱就产生了。窦太后独断专行,她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梁王,便想尽办法想让汉景帝把帝位让给自己的小儿子梁王。由于窦婴说了些实话,认为让梁王继位不符合传统,于是窦太后便把窦婴从进出宫门的名单里去掉了,窦婴发觉后自觉的称病不朝,生怕惹自己本家的这位老太太生气。
对于本族子弟尚且如此,对于大臣就更加毫不留情了,反对立梁王的相国就被暗杀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是谁干的,只不过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汉武帝即位之初的很多改革举措都被这位奶奶给废除了,直到这位奶奶去世了。他才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儒家才能大行其道。不过从老百姓的角度讲,黄老之术对百姓来讲就是仁政、德政,而汉武帝开疆拓土,东征西伐给百姓们带来的却是灾难。这要看角度了,凡事有利必有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窦婴后来走出来从政,先是平定了七国之乱,而后在政治上支持儒家思想,这和汉武帝保持了一直,算是志同道合吧,绝不是某电视剧里面的匹夫之勇。
时代在变,黄老之术慢慢的和国家的需要不相适应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窦太后的死,儒家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了对中国千年的影响。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