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放开疫情管控已经11天了,约一个半星期了,按说都已经这么多天了,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大街小巷愁各行各业应该是一片生机盎然的形式才对,可放眼望去一片萧条,连早晚高峰都冷清寂寞。
这是寒冬,虽然树叶凋零,但烟火气应该尚在,然而形式并不乐观,放开的这些天来不仅没能让各行业恢复生机,反而是经历了新一轮的锤炼。
郑周被调侃是个羊圈,身在羊圈里,感染是早晚的事。一半以上都已经阳了,之所以大街上看不到人,是因为都在家自我疗愈。
不是发烧头晕,就是嗓子吞刀片的疼,朋友圈不断的有小伙伴播报着各自的症状。沦陷的何止是郑周。
身在最南边的广州,处在东南特区的上海,置身京师帝都的人民都在报告着沦陷的画面。冷清的街道和马路,分明和管控时一样。静静的,悄悄的。
国家守护了我们三年,剩下的就要自我担负起健康第一责任人。没放开时,我们迫切的需要放开,当放开后,身边一个个的阳了,我们才知道病毒的传播与威力有多大。几天的功夫就撂倒一大片,当我们置身于苦难当中时,才明白不放开的重要性,此时我们应该感谢国家,感谢为我们做出的守护与牺牲。
第一批感染的,马上要恢复正常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二批感染的,还在自我顽强的与病毒抵抗斗争;
第三批感染的,可能马上就会出现苗头。
从一线城市,到省城,再到地方小城,最后在乡野蔓延。这个过程能拖的越久,最后感染的疼痛会越轻。
如今各大城市、省城的感染比例估计已经超过50%,疫情会迎来转折点。新增感染者数量会越来越少,阳性后康复的人越来越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也会逐渐恢复,不至于像现在这个样子,店虽然开着,但基本是个空壳,因为没有客户员工。
冷清的现实影响着每一个人,萧条的经济也让更多的人失业找不到工作。
关门倒闭的小微企业不断攀升,没有业务支撑的公司除了老板,没有一个员工。
2022届的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往年的职场老人也被退回市场继续竞争,接下来的就业环境会非常差,内卷会再次开始。
招聘软件翻烂了是什么感觉?
我现在特别能理解,之前朋友说找个工作竟然找了半年才找到是种什么的体会。
当下的形势非常不乐观,投出去的简历,要么是已送达,要么是已读不回,要么是冰冷的三个字:不合适。
当然这不是你能力不行,而且企业无法为你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
那些还在招聘平台上的信息,只是企业发布了尚未撤下来的信息,真实的现状是大门紧锁,空无一人。谁又还能为你回复,谁又能通知你面试上班呢?
同事终于安耐不住没有收入的日子,精挑细选了家机构做回了他讨厌的电话销售。上午忙着办理入职手续,下午呆坐一晌,第二天通知他不用来了,公司不需要人手了。朋友哭笑不得,早干嘛去了,早通知我就不去了。兴冲冲的报道换来悻悻的离场,再次失业,更加难过的是他也感染了,此时还在家发烧嗓子疼。
除了全职的招聘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外,兼职零活也基本无人问津。不是他们不想挣钱,而是这些要散活零工的也是永远联系不上人。
进过一个兼职群,群主每天在群里发布一些兼职任务,基本上干一天(10~12小时)收入不过80~130之间。低迷的经济,刺激不了勇士的出征,急的群主直叫苦,都报名啊,结果就是没人报,因为他要提前收押金。
除了兼职工资下滑外,全职招聘薪资也在此次疫情后有所下滑,高者达到腰斩。现在普遍招聘薪资范围在3500~6000左右,这其中不排除有水分虚标的,甚至2~3的也有不少。
要求一点没低,薪金却降了大半。整体环境如此,除了部分高级管理岗外,技术类白领岗位,薪资普遍都有所下降。
招聘方面试官也毫不避讳的直言,现在的工资可不如从前,你是否能接受!
对于久经职场的老鸟来说,阶段性降薪是必然的,一时的委屈求全也是暂时的,因为在年关这个当口上,再加上疫情后的企业倒闭潮中,有份固定的收入才是硬道理,先度过了难关,再做打算。
2022年终的形式已如此破败不堪,2023的开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大量的求职者会争抢一个岗位,因为有一张嘴要养活,生活成本不会因为疫情而降低,但收入会,激烈的竞争拼个人死我活的场面只为我能活下来。
2023年就业形势会比较严峻,2~3月份不一定有多少岗位投放出来,最先恢复生机的预计是餐饮酒店商超这些生活类型岗位,此时已阳过一遍,社交刚需会重启。接下来会是些商贸类的小公司,此时岗位会多些,企业发展需要补充人手,然后是些新兴行业的,周边服务类的。前期由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薪资会有所下降,要做好心理准备。
由于这三年感受到了太多的不稳定性,明年的求职者会偏向于大企业,有一定实力的公司,小企业类选择性不太大。尤其是连假期和工资都无法准时保障的企业会难以招到员工,大家都怕了,怕付出了时间成本,最后却是一场空。与其同样降低了薪资,为何不选择一个靠谱的公司。
公信力将成为明年的基调,谁有公信力,谁就有发展的希望,谁无诚信,就只能优胜劣汰消失在茫茫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