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不含任何剧透,请放心观看。
又要到圣诞节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想到《圣诞夜惊魂》。这部诞生自1993年的动画,以独特的黏土定格动画方式,逐帧逐步的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不管是画面还是音乐,都堪称为经典。
鉴于网上有太多解析蒂姆伯顿黏土定格动画制作过程的文章,这里就对此不再赘述。
你可能没有看过这部动画,但是对这个细高的骷髅一定有印象。尤其到万圣节的时候,杰克王子的形象经常被贴的哪里都是。
他热情浪漫,又充满好奇心,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追求自己的内心。但他也有自己的忧郁,有时候他像是火焰般可以将激情感染到每个人,有时又如捉摸不透的寒冰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寂寞。
这么形容的杰克王子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是的,杰克王子好像大多数人。
他们不会是万圣节王子,他们只是普通人,活在普通的地方,从事着普通的世界,却都有着美好,糖果般的梦。
杰克王子也是如此。
在一本讲剧本的书上曾经写过,好的剧本是可以用一句话概述的。那么《圣诞夜惊魂》则可以用万圣节王子想要过圣诞节来概括。
这不算是剧透,因为一开头,伴随着玛丽莲曼森歌声出现的杰克王子就发现了另一扇门。一扇属于圣诞节的门。
在故事的设定中,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门,每个门内都是那个节日相应的村子。比如万圣村,圣诞村等等。每个村子的指责就是在每年节日的时候,由他们带给人间不同的气氛。
杰克王子所在的万圣节村负责的是惊悚和恐怖,村民们都是来自于恐怖故事中的古灵精怪。他们面目可憎,是惊悚故事的主角,生性顽劣,喜欢捉弄人。他们又都充满了童心,天真而顽皮,就好像是熊孩子。
熊孩子王杰克王子不小心推开了圣诞节的门,他见到了自己从未见到的一切。于是深深地沉迷其中,决定带着自己的妖魔鬼怪们过一次圣诞节。
这就好像一个长期生活在自己圈子的人突然见到了另一种生活。向往另一个圈子的多姿多彩,希望自己也可以和他们一样。
那些人往往是传说中有钱又有闲的精致人士。
那些人买化妆品护肤品如买菜,买包包首饰就好像买薯片。
他们可以开着车去市中心最大的商场随便买几件单价几千的衬衫,也可以心情不好的时候打个飞的去欧洲度假。
他们不用受朝九晚六的束缚,不用算着每个月底是不是要吃土。
不知什么时候起,在微博,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的共同努力下,那些人成为了大多数平凡人的向往。
而那些人也很慷慨的分享着自己是如何成功,虽然大多是以收费方式。
《如何一个月挣十万》、《做一个年薪百万的斜杠青年》、《xx一个月如何实现财务自由》这样的文章,课程层出不穷。
似乎是普通平凡人黑暗生活的曙光,又似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就好像杰克王子看到了圣诞节的美好,就以为自己也能创造出那么美好的圣诞节。
人在看到别人的美丽花园时总会觉得自己的花园也会如此。
于是很多人挖空心思的想要成为别人,成为那些人。
有人开始购买那些根本负担不起的化妆品,护肤品,为了让自己精致不惜管别人借钱过活。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人设,希望未来可以钓到个富二代为自己买单。
有人按照爆文指导高度自律,只和对自己有用的人在一起,左右逢源,天天上演宫心计。不再娱乐,不陪家人朋友爱人,学习着爆文说可以年薪百万,千万的技能。看不起身边普通的人,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在电影中,杰克王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圣诞节梦想发动了万圣村所有人。在现实中,很多人为了实现可以成为他人的梦想也利用了很多人。
动画故事都是美好的,忧郁痛苦都夸张的可爱。可是在现实中却无法如此。
在虚构的电影中,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化为欢笑,化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现实中,只有苦涩。
小时候看《圣诞夜惊魂》的时候是被里面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和灵动跳脱的剧情所打动。之后看《圣诞夜惊魂》是被里面浓郁的哥特风情所痴迷。现在看《圣诞夜惊魂》却为杰克王子沉醉于不属于自己的那一扇门而思考。
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扇门,自己的世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多去参观别人的世界,学习美好,但不盲目地模仿复制。
就好像万圣节有万圣节的过法,圣诞节也有圣诞节的过法。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色。万圣节王子永远不会是圣诞老人,相同的,圣诞老人也不会是嫦娥。
虽然已经过了24年,《圣诞夜惊魂》仍旧是经典之作。里面的人物都有颇有个性,他们都天真如孩童,邪恶的外表下是纯真的灵魂。即使外表看起来都像是来自噩梦中的怪物,一个个也都有着可爱的内心。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玩偶莎莉小姐,这个用碎布拼凑起的布娃娃为邪恶的博士做女仆,深爱着杰克王子。在杰克王子被忧愁缠绕的时候,她温柔的抚慰着他,深夜爬上高塔为他送饭,然后毅然从塔上跳下,摔的粉身碎骨。她微笑着起身,从针线将自己破碎的身体缝合,看向杰克王子所在房间的灯光,一脸的幸福。
杰克王子却没有在意这些,他沉醉于自己的忧郁,沉醉于想要成为别人,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童话故事始终是童话故事,即使再哥特风,即使再黑暗,也依旧有着美好的一面。在奇幻的想象中,任何的错误都可以被弥补,任何的离奇最后都会回归到美好。可现实中往往没有多余的机会去补救那些被冷落,被摧毁的生活。
人们总说生活在别处,我们也总是喜欢看着更远处的风景,看着更高的地方。
真正的生活却在脚下,在属于自己的那一扇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