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出去玩,在婴儿游乐区遇到一位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
哥哥六七岁,妹妹十个月。
开始妈妈在很温暖地笑着逗妹妹玩,一会儿妹妹爬远了,没有了逗的对象,妈妈脸上的笑意消失,静静的坐着,男孩骑着摇摇马,正面对着她,看到妈妈的表情变化,小心翼翼地问:
妈妈你不开心吗?
妈妈回:
我不开心是因为你,我开心也是因为你,你开心我就开心,明白吗?
这是原话,一字不差。
说话时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起来非常严肃,口气带着一点愠怒,与刚刚逗妹妹时判若两人。
我坐在旁边,听了这场对话,心里一阵难过,看男孩的脸,很紧张,一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样子。
真想告诉他,你妈妈在说谎,她现在的情绪变化和你没有一点关系,她只是用这种说法绑架你,假装重视你,你不必承受这些,大人会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
可惜,没有人给他做这种心理疏导。
我实在不懂这位妈妈为什么要把一次温暖的关心,变成一场情感的说教,也硬生生把一个小暖男变成了一个自认为犯了错的孩子,而且在二宝长时间吸引她的注意力之后,这是如此好的与大宝沟通、增加亲密感的机会。
—妈妈你不开心吗?
—没有呀,妈妈只是在想事情,谢谢你注意到妈妈情绪的变化,真体贴~
这样和孩子好好说话不行吗?
大人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喜欢对孩子“撂狠话”呢?
教育孩子?
给孩子安全感?
关心孩子?
在乎孩子?
如果以上这些是目的,那真是谬以千里了。
我们讲教育,讲爱,讲成长,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满足我们为人父母的存在感、价值感,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他有能力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们创造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学习沟通的技巧,更不是为了炫耀和虚荣心,而是为了知道如何做才不伤害孩子的自信,以及他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的勇气。
孩子是带着自己的“精神内核”来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本质上无法改变,我们父母能做的最微薄的一点努力,就是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支持他,引导他。
而我看到的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感觉为主,在和孩子相处、交流、沟通时,没有任何尊重孩子的意识,自己想说什么就脱口而出,完全没有意识自己是在和一个有思想的人对话。
就在今天早上,地铁站过安检,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被广告牌吸引,妈妈一眼没看见,找了一下,说:
你看什么呢?有那么好看吗?你这样我们就不管你,自己走了,不要你了。
虽然看得出来是玩笑,但一定要让孩子在这样的“玩笑”中长大吗?
你小时候还没有受够这些威胁?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再一次次经历吗?
真的不能用一句“跟紧妈妈”代替吗?
自从有了元宝以后,一年多来,我每天都会留意观察周围的父母,本意是学习,但在能看到互动的场合中,称得上称职的,只有两位妈妈,还是按照我自己不系统的标准。
一位是在地铁站,孩子说热(三岁左右),妈妈没有“为她好”,争辩不热,或者脱了会冷,而是非常肯定地回答了一个字:脱!
一位是在商场,妈妈帮助不愿意分享的孩子拿回玩具,并且告诉了孩子:
你还没玩够,现在不想分享,没关系。
在和孩子聊天时,那些脱口而出的“成人式思维”语言,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么长时间以来,看了那么多育儿书,虽然理念、方法各有不同,但从蒙台梭利到美国的高瞻教育,从欧吉瑞到华德福,无一不是以儿童为“中心”。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没有必要改变的是孩子自身,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成为自己,区别只是被压抑的自己,还是自由的自己,就像如今的我们。
而最需要做出改变的是父母,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已经“生病”的人,我们需要给自己治病。
改变他人很难,但改变自己却是可以很快见成效的事情。
当我从内心里认定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的都是“他的”,与他的每一次互动,我都会有一个分寸,那就是——我是在让他自己感受,还是在让自己“爽”。
如果你拿捏不好这个分寸,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与孩子互动前,想一下,这件事、这句话,你会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朋友做和讲?
你的孩子,本质上只是你生命旅程中的一个伙伴。
他陪你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久,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曾紧抓,就不存在放手不放手的问题。
孩子与父母的远离是注定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成长,每一个人都是相似的轨迹,没有例外。
你如何与孩子相处,都会反馈在你们双方的生命里,希望你不是那个被留美博士“拉黑”八年的父母,希望你们的“友谊”可以长存。
最后,如果下次孩子问你:
妈妈你不开心吗?
你如何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