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尝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却乱心迷
前两天的志愿活动是去到一个插画展当志愿者,记得刚进入那座木楼时一种让人压抑的气味扑面而来,带着沉闷和惺忪开始了下午的志愿活动
一开始交接过后,原先的那个志愿者跟我说让我站在那个拐角处,照看着一个小的展台,告诉我那边太大,让我有空就帮着看看。开始的时候我带着过分的紧张和疲惫,谨慎地看着游客拍照,观看,甚至评价。而我也在心里跟自己讲述了自己对他的看法,花台下是遍地盛开的牡丹花,旁边是一位婀娜多姿的牡丹仙子,用鲜花和枝叶相映衬,像是一位含羞带笑的少女,身披绿缕,欲语还休。
后来,熟悉了这项工作,大家便都热络起来。记得有一行人,是四位南方阿姨,其中一位带着自己的丈夫,从言语中似乎能听出来他们不是这儿的人,后来在阿姨告诉我们他们是广东的,不过老家是河南的,好久没回来了,十几年了,这次回来也好好看看。
这几位阿姨让我印象很深,不只是因为他们的口音,更是因为阿姨们的姿态。帮第一位阿姨拍照的时候就发现,这位阿姨特别会摆姿势,也很有镜头感,一颦一笑都有种上世纪的优雅与风情,像极了老照片里对生活无限向往的少女,又像极了优雅安然的舞者,二者冲突,却又完美融合。后来帮这几位阿姨一起拍照的时候,更是感受到来自南方女子恩风情,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和如今女孩子的张扬不同,她们的张扬似乎从骨子里映出,每个动作都带着时代给予他们的优厚,四个人站在一起就像是时代姐妹花。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却被深深震撼,只知道我被这种时代感深深吸引,像是有魔力一样。她们让我们帮忙拍了很多照片,不厌其烦地,但似乎她们有着千姿百态,永远不会令人产生疲劳感。可能这是她们的家乡,可能这是她们的向往。
在活动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人,有人欣赏,有人感慨,有人好奇,也有人不屑。有人来去匆匆,口中嘟囔着这有什么好看的,但却没看到有些老人,站在这展台前的背影。怎么说呢,有种孤寂,有种自豪,有种感慨,有种回忆。似乎对他们而言这些,都是难以企及的,在他们年少的青春中,没有这般肆意的花朵。当时,好想为他们拍张照,留作纪念也好,留作纪念多好。可我也没能做到,这样的背影就像是镌刻一样,令人心酸,也让人悔悟。即使离开,我会记得那个认真老人的目光,会记得军装老人与老伴的步幅,会记得孤单老人的落寞,会记得他们眼中的感叹与可惜,为了谁呢,为谁可惜呢。
我想我们中有的人可能都过的太过安逸,对自己拥有的,看到的,始终秉持着无所谓的态度,但我想,当我们看到那些老人对于国粹的态度时,也会有那么一瞬间心灵颤动。
牡丹花来,遍地惊华。
可能是被感染,也可能是静下心来,发现每一朵鲜花,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
其实活动结束后,一个很深刻的念头却是―术业有专攻,活动中也有人问我关于植物的专业性知识,但其实我不太懂,但我记得有个人反问了我一句,他说你是林学院的你不知道(因为当时我们的志愿者都有红马甲的服装,上面写有),当时的所有感官只剩下通红的脸以及说不出的话。再后来,就想着多了解些,好在游客询问的时候有话可说,而后无论是我向别人讲解,或是听别人分析的时候,莫名的都有一种林学院的自豪感。
生活处处都像是惊喜,我喜欢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喜欢即使陌生也能友善交谈,喜欢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感情,喜欢遇见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