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条写得认认真真又饱含情绪的私信
↓↓↓
这位用户的画像大概是这样的:
90后,体制内铁饭碗,有爱好没特长,对收入不满,想改变,焦虑。
这好像是这个号里很多关注者的画像。这三年来陆陆续续收到的私信里,或多或少都带着这样的关键词。N年前的我,似乎也是这样,不同的是,我89年生,不是体制内铁饭碗。
这些年自己摸索尝试努力,所幸的是慢慢走出了这样的焦虑情绪,生活开始有了起色。也看到身边很多同好也在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努力去改变去收获。今天,我就抖胆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聊聊这条私信吧。
01
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的前提是自律自立
这位童鞋提到他体制内的工作,很安逸,但是这样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事业。
很多事情就跟围城一样,城里的想出去,城外的想进来。
我不知道他对于自由二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其实很多自由职业者内心是没有多少安全感的,不知道下个月明年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收入。特别是刚刚进入这个工作状态的人,客源业务都还不成熟,一开始很难打开局面。
我记得好几年前,我刚辞职,在家安胎的时候,无事可做,每天早晨醒来后连起床的动力都没有。
做自由职业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但不限于一项技能、几个客户、一点周转资金。
另外,很多人其实并不适合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名字听上去似乎很令人神往,但自由的背后是大大的不自由,被波动的收入和不固定的工作时间捆绑束缚的不自由。所以,当你在说自己向往自由职业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
我是不是足够自律?
我能否做到专心致志于手上事务,在完成任务之前不追剧不刷社交网络?
先自立,同时自律,而后才有自由可言。
02
爱好不等于特长,特长不等于生存技能,
横跨中间的不只是10000小时的鸿沟
我收到过很多私信,都说自己喜欢英语,想要做自由翻译。每每此时,我都会很认真地告诉他,语言是个回报周期很长的专业,从喜欢语言到靠语言吃饭,这中间还有很长很苦的一段路要走。
现在流行“10000小时”的说法,在一个领域一门技艺上钻研练习10000小时,就能成为专业人士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一直以来收到的抱怨“练习了很久却没有进展”的私信是怎么回事?
其他专业我不好说,但就语言专业而言,单纯的练习很多时候也是无用功。练习的关键在于复盘,复盘的关键又在于对比。通过对比,知道自己与高手之间的差距,知道自己的不足与短板,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该如何改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误译,有的人是整个句子意群都没弄清楚,这就要夯实语法;而有的人是词不达意,这就要花力气去积累词汇。
好不容易学有所成,将爱好修炼成特长,恭喜你,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
我要如何靠这门手艺养活自己呢?
这里就不光是10000小时的事情了,对于所有希望独立希望自由的专业人士来说,客户是个比初恋还要磨人的小妖精:
去哪个渠道找客户,该怎么维护客户关系,客户拖延付款要怎么交涉既能要到钱又不伤和气……
能用10000小时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真的。
03
家人的理解很重要,但家人的不理解,
一定是因为你做得还不够好
好几年前,有个用户在外面认出了我,我们同行了一段路。路上,她跟我说,父母特别不支持她做自由翻译,而她为了表明态度,索性搬出去自己单过。她也很无奈很烦恼:
为什么父母就不理解我呢?
我所生活的福州是个比较传统的二线城市,在这里做自由翻译,如果不出省接口译活儿的话,收入应该也就是中等水平。我大概能猜到她父母反对的理由:
自由职业不稳定,前景不明,在世俗的眼光里,女性自由职业者不利择偶婚配。
家人的理解很重要,能省去我们很多挣扎与内耗,让我们更专注于自己前进的方向。但很遗憾的是,中国社会发展得太快,这一代人与上一代人的观念之间何止差了一个时代。加上中国传统的权威式家庭氛围,很多时候束缚了孩子的翅膀。
但他们的诉求点其实也很简单:希望你棒棒的好好的。
早年我刚做自由翻译,我的父母也很忧虑,担心我接不到活,担心我接到活了收不到款,担心我今天收到款了明天又接不到活……我妈妈更是密切关注报纸上各种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聘启事,电话里通知我还不够,隔三差五就剪下来送到我面前,希望燃起我找个铁饭碗的斗志。后来我的自由事业慢慢有了起色,收入多了也稳定了,客户源也广了,偶尔一两下也拍个电视广告搞个杂志专访给他们看,渐渐地,他们也不说什么了。
如果家人开明理解支持,那真是很幸运。
如果家人不理解,也请你把心态放平,这是必经之路。不要把精力和情绪浪费在说服他们、扭转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上,全是徒劳。
能说服他们的只有一个,就是你过得精彩这个事实。
04
焦虑源自对自己的不满,
但更要化作前进的动力
如果要给眼下这个社会选一个关键词,我想焦虑二字当之无愧。从“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到“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害怕落后于人落后于时代的焦虑充斥在全身上下每一个小细胞里。
世界那么大,我却只能朝九晚五两点一线,我焦虑了。
时代变化那么快,转眼间这家公司倒闭那个工种被取代,我焦虑了。
同龄人混得那么好,丢掉铁饭碗,创业的创业拿VC的拿VC,我焦虑了。
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不是佛系身心灵,而是排开外界的喧闹浮躁,正视自己的需求与渴望,去争取,去收获。
什么时候能不焦虑呢?就是你所拥有的正好比你想要的多那么一点的时候。如果焦虑这种小情绪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那么克服焦虑的正向努力也注定与年龄无关,管你是26岁,36岁,还是86岁。
如此,这位童鞋,我的建议是:
1、分析清楚自己的性格与资源优势。
性格上是否真的适合自由职业?
专业上适合走哪个领域?
我看到你的爱好很多,哪个你最喜欢最有把握做好?最有可能获得客户资源?
这里说的客户资源不光是可能需要直接服务的客户,也可以是生活城市里的相关业务资源。
比如英语,如果不做翻译,可以去培训机构,那么当地的英语培训学校,你的水平能否够到它们的要求,而它们的工作模式薪资能否满足你的预期?这些都需要做好调研。
知己,知彼。
2、确定好大概方向之后,迅速行动,不断调整。
在专业上不断精进,在客户营销方面不断尝试不断扩张。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多多走出去,多与那些与你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交流,比如同是从体制内出走的人士,多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3、多与家人沟通你的小收获小进展。
诸如此类的沟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上的进步、人脉资源上的收获、还有这一路上的心得体会。
目的只有一个,让家人感受到你蓬勃向上的势能。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