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寺院风波
在亮空师傅去世后的一个阶段中,普化寺群龙无首,信徒们各显其能,导致了一次次勾心斗角的局面。直到五年之后,第二任住持寅奎上任后力挽狂澜,才使普化寺慢慢的风平浪静,恢复了昔日的庄重与生机。
跟任何一个社会团体一样,也像电视剧演绎的教会那样,一旦队伍庞大了,先来后到的,论资排辈的,七嘴八舌头,这就必然会出现那些拉山头,搞宗派的不良现象。信徒之间我近你疏互相拉拢,排挤己异的股系之争,闹得十分激,几乎到了水火不能相容,分道扬镳的地步。普化寺的信徒们大都是普通凡人,是凡人就可能缺乏崇高的佛家思想境界。他们在日常事务的接触和处理中,不能和睦相处顾全大局,而是怀揣自己的私欲,争权夺利,相互攻击着。那几年之内,普化寺在外界形象很是不好。当时我已经离开了村子,但是每次回家就会听说普化寺不少的负面新闻。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权利之争。佛堂是一个尼姑庵,亮空师傅的徒弟多是女性,男性的比较少。女人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这些徒弟有本村的,有周围邻村的,还有数十里或者上百里以外的,但她们都属于俗家弟子,因为没有落发。本村信徒的来去方便,几乎天天一早一晚都会到佛堂烧香拜佛。外村的只能抽闲补空,或者是农闲季节来到这里住上几天。信徒们在亮空世代,准确的说,就是在普化寺的初期创业的阶段,虽然这些人之间已经有了不团结的情况,但由于亮空师傅德高望重,举止不怒自威,震慑力强,大家虽然在背后常常对他人说三道四,但在面子上还是能够过得去。这些人来的时候,经常都带着家里米面油,蒸的馒头,炸的油饼,地里摘的蔬菜等等。而且放下东西就帮助亮空师傅打扫环境卫生,给花卉和蔬菜浇个水,给师傅洗衣服洗被褥缝缝补补,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寺院里经常彰显着和谐温馨的气氛。大凡到这里烧香拜佛求签的香客们看到这些,无不为之说好,也心甘情愿的不惜布施。然而,亮空师傅一去世,信徒之间的矛盾很快就暴露了出来。
按照佛教的法规,没有受戒的俗家弟子是不能充当佛堂住持师傅的。这些信徒们都是半路信佛,有家有室,谁也没有资格住在寺里,以住持师傅的身份了料理佛事。哪谁来继承普化寺的事业呢?在暂时请不到尼姑的情况下,大家经过多次激烈的讨论和争吵,最后两股势力决定分两套人马轮流主持寺里的事事务。每套班子值班期间又不下三个人,便于照料和互相监督。可是,时间不长,派系之间的斗争就欲演欲烈了。主要原因就是互不信任。都怀疑对方贪污布施款。那时候,普化寺随着名声的扩大,远道而来的香客越来越多,这里面不乏一些有钱人,他们布施时很是慷慨大方,三百二百的随手就往布施箱里一塞。就是邻近村庄的香客们,一出手也是几十元钱。根据普化寺的计划,布施所得的钱款用于逐年扩大寺院的建设,这些钱都必须一分一厘的管理好。但是一涉及到经济方面,信徒们似乎都想夺权。别有用心的人想尽办法要长期掌握布施箱的钥匙。为了夺权捕风捉影,互相攻击,甚至无中生有的诋毁对方贪污钱财。她们刚开始是互相质疑,冷言冷语的指鸡说狗,接着失去耐心后就破口大骂,最后几乎发生了叫上家里的人来佛堂闹事的现象。再最后,就有一些资历浅的,或者不是当地的脚跟软的信徒们,斗不过人家一气之下离开了普化寺,另谋出路去了。离我们村往西五里外有个西丁王村 ,这个村后来也建了一个佛堂,它就是从普化寺分出去的另一支信徒人马兴建的。权利之争让普化寺在那个阶段几乎开始在风雨中飘摇了。
二是布施款的丢失。
佛教有一句名言:吃了佛家一粒米,辈辈世世还不起。这话是针对佛门信徒们而言的。意在告诫他们要自食其力,不能贪图享受佛门的果实。但是,在利欲面前,总有那些六根不净的信徒是不遵循这个佛规的。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对普化寺有一种说法,就是有人偷布施款。偷盗的办法很简单,用筷子从布施箱的投币口里往外夹钱。按照普化寺当时制定的规定,布施箱锁的是几把锁子,而且每隔几天几名管理人员同时打开布施箱,提取布施款然后存到了银行,需要开支了再到银行提取。除此之外,任何个人是不能私自打开布施箱的。说筷子夹钱是真是假,我并没有去考证过,只是道听途说的。不过在那一个阶段,普化寺的布施款收入明显下降倒是大家都知道的。
佛教的教义是因果关系,今世为后世修炼,当代为后辈积福。但在这块净土上,自古以来的败类也杜绝不了。本世纪初,我参加了一次县政协会的采访。在招待所就餐时,我看到了两名身穿灰色袈裟的年轻尼姑,坐在饭厅的角落,她们吃的是会议上特供的素席。两个尼姑小的我估计20岁左右,大的也就是30岁的样子吧。说实话她俩看上去挺漂亮,也很面善。我问她们是哪里来的委员?因为据我所知只,有我们村的普化寺才有尼姑啊!这两个尼姑并没有回答我的问话,只是羞羞答答的低下头,用筷子飞快的扒拉着碗里的米粒。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我正在单位上班,这两个尼姑却来了,她们说要在报纸上登一个给普化寺更换营业执照的声明。我听后一边招呼工作人员给她们免费办手续,一边问她们来普化寺多长时间了?答曰快两年了。然而,时隔不久,我回村后就听说那个小尼姑竟携款逃跑了。她利用管理普化寺财务的便利,带走了三万多元的布施款。那时候,普化寺的第二任住持寅奎已经来普化寺好几年了。寅奎师傅像亮空老姑一样,精心经营普化寺,克勤克俭,恪守本分,很有口碑,却没料到却看人失策,认了一个贼娃子做徒弟,让她管理布施款,最终弄得后悔莫及了。
普化寺自来了寅奎之后,经过她二十几年时间的精诚创业,鞠躬尽瘁,终于重换生机,再次呈现出了繁荣昌盛的势头。
第六节:寅奎到来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农历九月十九,我一如既往的回老家观看礼佛。普化寺每年举行三次礼佛。分别是二月、六月和九月三个月份的十九这一天。礼佛的当日,寺院里人山人海,梵音声声,香火缭绕,四方弟子和方圆百里的香客们纷纷远道而来,之后拾阶而上聚集到了普化寺内。就是在这次礼佛仪式上,我看到了一个五十多岁,个子矮小, 面目清瘦的老尼姑,她就是寅奎师傅。
寅奎是陕西人,她来普化寺之前是在白马寺削发为尼的。寅奎是半路出家,她有儿有女有丈夫,不知什么原因看破红尘后遁入了空门。刚来的时候,有的人说一个外来的尼姑她呆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当地的强势信徒们挤走;也有的说她的身世神秘莫测,一定是奔着普化寺的布施款来的,等哪天中饱私囊就会跑了。寅奎就是在人们怀疑的眼光和窃窃私语中尘埃落定,在普化寺安下了身的。寅奎黎明即起洒扫清除,拜佛烧香,闲了就是手捧佛书潜心钻研。她并且寡言少语,默默无闻,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人们对她质疑的印象。开始,那些常年在普化寺的进进出出的信徒们,对她还不怎么尊敬,甚至还有一种不友好的排斥态度。但是,半年之后的一件事情,使大家不得不佩服这个外来的尼姑,并且纷纷拜倒在她的门下。
寅奎来到普化寺半年后,她的儿子和女儿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找来了。据说她离开家好几年了,30多岁的儿子和女儿自她离家出走一直没有找到她。儿子和女儿是强烈反对她出家的。这次来的目的还是想求她回家去。但是寅奎主意已定,任凭儿女怎样哭求,她丝毫没有掉一滴眼泪,更没有被这亲情所打动。面对儿女,她只是摇头叹息,很少用语言表达。至于她在出家之前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和打击,她极少说给别人听。寅奎的一双儿女都是有工作的。面对儿女的央求她说,你们都成家立业了,条件都很不错,用不着我再操心了。我在这里也挺好,有大家的关怀和照料,你们也放心吧!以后想我了还可以来看看。她接着又说,你们如果真的想想关心我的话,来了就得按日子计算,给寺里交生活费,也算是对普化寺的支持吧。寅奎的儿子和女儿在普化寺停留了一个月,感到母亲已铁心与青灯古佛为伴了,想再劝她回心转意也是白搭。他们也看得出,普化寺的人文环境还不错,也就放心的回去了。临走时,寅奎让他们给普化寺买了5袋面、20斤油,并且布施了400元。后来,每年寅奎的儿女都来看望妈妈一次,每次来临走之前,都给普化寺添置生活用具,比如电扇、空调、冰箱、饭桌、椅子,或者是几百几百的布施了钱。打这件事之后,那些当地的信徒和俗家弟子们,深深的被寅奎高尚的品德打动了心。大家佩服的五体投地,一致心服口服的公认了这个第二任师傅。
寅奎重振普化寺的策略分了两步:一是化解矛盾,消除势力斗争,团结大家。面对普化寺俗家弟子的几年来积累的矛盾,寅奎师傅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作为师傅,免不了经常有人以汇报的形式打小报告,今天张三告状李四,明天李四嘀咕张三,她们一边在师傅面前献殷勤,想博得信任。一边又极力挑对立面的毛病,小题大做,诋毁对方。对于这些,寅奎心知肚明,保持着不偏不倚的心态。她既不按照告状者的思路接话岔,听她们的。也不在她们之间来回嚼舌头 ,翻闲话。每次不管哪个说什么,她都是以佛家人应有的宽容的理念劝慰她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与己无争,这样有利于修成正果。这些人之间一旦有了公开的争执 ,她及时的出面苦心婆口的两头相劝。寅奎经过较长时间的极力撮合关系和化解矛盾,终于使当初弟子们几乎水火不相容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为普化寺的发展奠定了人气基础。寅奎的第二步就是不断扩大寺院的建设,新建改建和续建普化寺。每年都有新动作,每年都添新亮点。普化寺原来没有南房,平常有了外来居士,或者是远道而来的香客,想逗留几天很不方便。寅奎住持普化寺的第三年,就带领弟子们盖起了一排砖木结构的南房,隔成了三个套房。原来进了普化寺大门,上了台阶后有一间土木门房,寅奎在南房盖成的第二年,又把门房做了改建并续建了两间,一间做临时客房,一间是灶房。原来进大门没有门房,寅奎几年后又给大门盖了门房。现在人们来到普化寺,首先是从跨大门的门房中间通过。门房两边各塑着一尊象征着捍卫佛门的大佛像。二门的照壁后面,也盖起一间小平房,平房里同样塑着一尊佛像。普化寺在九十年代初,100多米的环绕东和北的土院墙,因年久失修,到处残垣断壁。特别是正东面邻靠大路,也是普化寺的脸面,其景像实在令香客叹息。寅奎把寺内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这个院子铺上青砖后,又开始了外围的修建。东边的围墙全部红砖到顶,扇上了绿瓦。寺院北面的多年荒废的后园子,全部绿化美化,把亮空师傅的墓冢做了修缮,在墓穴上垒起了圆它。并在后院竖起塔型的普化寺标志。亮空时代的普化寺建筑面积有近百平方米,而在寅奎圆寂后,普化寺的各种建筑面积达到了四百平凡米。这里,如今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信徒们朝拜的佛教园地,可以说已经称为一处旅游观光的景点了。
如果说,是亮空奠基了普化寺的基础,开辟了这块佛教圣地的话,那么,寅奎就是传承和打造普化寺今天繁荣的接力者。如今,两位佛门师傅已经先后故去。但是,这一带的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她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