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Charlyc(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Charlyc
长久以来,二八理论似乎都是传统市场上的铁律。为了争夺那位于需求曲线头部上的少数大热门,各种商家厮杀得天昏地暗头破血流。然而在今天看来,那些由商家精心包装,大手笔捧出的“热门作品”,用户们却未必买账,与之相反,一些贴着“冷门”标签的作品却屡屡异军突起,刷爆朋友圈。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从电影,到音乐,到某些淘宝店铺,甚至是具体商品。很少有人跟你宣传《爵迹》有多出彩(除了作者脑残粉),但你肯定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小制作网剧的安利;你入手的未必都是名牌,也一定会种草一些平价的淘宝好物。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为什么呢?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质量的问题,走心走肾,用户自知。然而小编认为,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却是互联网的兴起——正如这本书所说,冷门商品,那条在需求曲线上无限贴近横轴的长尾,正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迅速崛起。
《长尾理论》,由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编写,近十年来一直风靡全球,被奉为网络时代经济理论的圣经。《长尾理论》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对传统二八理论的突破,指出热门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远去,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被人们素来忽视的冷门商品也拥有了咸鱼翻身的可能。在本书中,克里斯描绘了一条假想的市场需求曲线,大致如下:
在这条曲线中,突出的头部即是我们所说的“大热门”、“畅销商品”,而拖下来的尾部则是“冷门商品”,也即是克里斯所说的“长尾”。“长尾”虽然无限接近于横轴,实际却从未归零,然而在互联网尚未出现的年代,由于储存商品、传播信息的巨大成本,使得商家们都把目光集中在最前面的“热门”上,直接切掉了曲线长长的尾部。
可事实上,“长尾”的力量,亦是无限。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物品陈列的空间从传统的、有形的“货架”逐渐转移到无形的网络,储存形式从“原子”变为“字节”,储存成本大幅降低,发布和传递信息更是便捷无比,人们所能看到的,商家所能呈现的,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饶程度,这就使得人们不再迷信于大热门,而是更倾向于在无限的商品中去寻找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东西,而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会分散到冷门的市场当中去,使所谓的“冷门商品”有了复苏与崛起的可能,带来超乎想象的经济利益,甚至能与所谓的“热门”一较高下。
打个比方吧,从前有几个帅气的小哥,分别叫小明小殇和佩佩,各有各的好,并都依靠同一位张媒婆来推销。在从前相亲业不发达的时候,张媒婆每一次安排相亲就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还会有一定的失败风险,为了不让自己的成本白白付出且要尽力地规避风险,所以张媒婆主推的就是符合大众审美的小明,非主流的小殇和歪果仁佩佩则被她冷落了。然而过了好多年,相亲业发达了,由于网络的发展,业内不止是张媒婆一家独大了,各路小媒婆纷纷崛起,相亲网站降低了见面的成本与风险,各种男孩也可以依靠网络进行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自我推销,提供给女孩子选择一下子就多了,她们这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不仅只有小明这一种帅哥,还有非主流的小殇和优质外国男佩佩这种类型的!于是很多女孩子就直奔着小殇和佩佩去了,小明的相亲对象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这,就是长尾的力量,简而言之就是: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当然,上述内容只是《长尾理论》最表层的内容而已,小编也只是略略一提。如果你对此没什么兴趣的话,那么上述内容你了解一下就差不多了,出去装个X也应该够了(友情提示:千万别在学经济的同学面前装,除非他是学沫沫!)
但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的话,那建议还是去读一下这本书吧。书中对长尾理论有着更明确更深入的阐述,且深入简出,引用了大量翔实的案例,只是这本书写于十年前,且引用的案例都是外国的,童鞋们体会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建议可以结合近几年来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来理解,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无奖竞猜
一共六十天。 一字12画,打一字(答案会在下期公布)
上期问题:为什么哪吒童年时敢于杀龙三太子,反抗殷商暴政,敢于与不公作斗争,成年后却要帮着天庭来镇压花果山自由自在的猴子?
答案:因为我们最终都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嗯,没错,这就是一发毒鸡汤【微笑.JPG】)
生活处处毒鸡汤,可还是要保持微笑,好好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