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傻语录:笑一笑,十年少。快别笑了,再笑就没了。
前两天在大学朋友群里聊天,一个朋友说她一个朋友的婆婆给她朋友买了两万多的包包,随即她的朋友在群众被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了。
我不得不承认,我也是羡慕的。中国婆媳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世纪难题,能让婆婆主动给自己买两万的包定是有一番智慧的。
相比之下,同样二十出头,我们还在努力的为明天的早餐钱奋斗的时候,人家已经爱情事业双丰收了。
想到这里,情不自禁的又开始焦虑起来,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呢?
后来才明白,原来在我们大学、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早被远远落在同龄人身后。
小学初中时我也曾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不算很好吧,但也不差,我们那的人都说我听话懂事。
其实那个时候的自己哪里知道这些,只知道或许成绩好一点爸爸妈妈就会开心一点,可后面才会发现有些事情自己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高中后就慢慢开始有自己的小主意了,觉得自己玩一下也没关系,反正课程也并没有那么难,快考试的时候自己好好努力一下,肯定能赶上的。
高三的时候终于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努力学习了,但事实自己早已跟不上老师同学的脚步了,高考也以失败告终。那个曾经我不认为是对手的发小却以优异的成绩进了某所985高校。
那个时候才明白原来每个人都不容小觑,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可仅仅是明白这个道理丝毫没有任何作用,一定要付出实际行动才行。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地球。”可只有杠杆也没有用,一定要你付出了行动才能取得成效。
大学时,怀揣着未来的美好憧憬离开了父母身边,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似乎并没有丝毫不适应,反而有一种父母无法管到自己的喜悦,慢慢的开始放纵自己。那些自己明白的道理也只是脑海中的一句话而已,丝毫不会引起任何波澜。
曾经听过一句话“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曾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笑而过,现在听到这句话只有满脑子的赞同与懊恼。
还记得那些冬天,只要没课就窝在床上睡觉玩手机,仿佛那就是最快乐的时光,丝毫没有半点起床去图书馆的想法。
可那些那些高中就把我们甩在身后的同龄人还在图书馆中充实自己,不知不觉中把我们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大学里努力学习是一件很“装逼”的事情,明明那些书都看不懂,还偏偏去看。像大家一样睡觉多舒服啊、一起游戏多好玩啊、一起出去浪多惬意啊。为什么非要去看那些看不懂的书呢?
后来,勉强毕了业开始工作。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看着身边的那些“装逼”的人一个个都有好几个不错的offer,再看看自己,愁云惨淡。只能先找了一份工作先做做,半年后实在做不下去辞职。辞职后又找了份工作,半年多继续辞职。
不知道自己在这两份工作中学到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做这两份工作的时候有什么意义。上班的时候上班,下班的时候玩游戏看电视,朝九晚五似乎很无趣,但自己却又没有转行的能力。
我今年20几岁,可我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听父母的去稳定的基层单位又不想去,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多蹦跶蹦跶。
可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蹦跶,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爱好,所以直接pass,没有自己擅长的技能,往擅长的技能发展也pass掉。别的做销售不想去,创业没有钱。似乎真的没有一条路能够走得通。
毕业一年,回收再看曾经的那些同学,好像每个人都比自己好得多。一份高薪的工作,一个体贴的对象已然成了标配。
看看自己,工作试用期还没过,对象不存在的。聊天时都不敢说太多,生怕下一秒她们就问你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有没有对象。
明明自己才二十多岁,却像久病缠身的病人一样什么都怕,怕朋友看不起、怕父母失望、怕自己的一生就这么莫名其妙、浑浑噩噩的过了。
可能真的是自己病了,明明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还要执意的跟别人去比较呢?
尽管他们现在过的很好,可每个人的性格、观念、思维、经济状况都不一样,每个人成长的速度也都不一样,每个人成功的时间也不一样。
库班25岁的时候还在酒吧做酒保;被拒绝12次后,JK罗琳到32岁才出版了哈利波特;Ortega到39岁才创办了Zara;马云爸爸35岁才创立了阿里巴巴;摩根弗里曼到52岁才迎来他的演艺事业大爆发。
不管现在的你自己是怎么样的,但请你相信,属于你的成功一定会到来,但这中间的每一天都需要你坚定不移的朝着一个方向、一个信念去努力。
可能一天两天并没有效果,一个月两个月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可你要明白,伟大的建筑从来都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其中的艰辛从来都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量的积累最终会达到质的飞跃。
前几天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只需七年”。现在的我们二十几岁,不管你现在开始往哪个领域发展,只要你努力坚持七年,你就可能成为专家。人的一生有很多机会成为某个或多个领域的专家,最终有没有成为专家完全取决于自己。
当然,如果你想要混日子混过这七年那就另当别论。其实我说的这些大家都懂,只是能不能付出行动而已。
其实,一个人就像一本书,厚度都差不多,但其中的内容最终决定了你的价值。看的懂得是书,看不懂的是人。明明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从哪拉开的,却始终不愿意去努力把这距离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