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太二三事
1. 冷清,秋。
杨老太太今年七十有余。二十年前老伴撤手而去。那天,她得知老伴已经是肺癌晚期。仿佛生活里一下子失去了支柱,往日的一幕幕开始不断的在他以后的生活里回忆:老伴是一个知识分子,会识字有城市户口,还是国有企业的部门主任。更难得的是,每年老伴都会带她游山玩水,访名川大山。一辈子都是对她言听计从。人也不错,自己嫁过来以后从来让自己没有受过气。老太太也很骄傲。在上个世纪的村,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杨老太太逢人就说:"我有三个小子"。这三个小子让这个长门媳妇儿出尽了风头。三个儿子,要说最疼的就是老二。那年,老二要盖房,要买车。老太太二话没说偷偷的把老杨的积蓄给了二小子。
为此老杨还和他置了三个月的气。老杨生气也不是没道理。打拼半辈子的积蓄,还等着看病养老用呢,这糊涂老伴儿把存折全给二小子了。杨老太太哪里受过这样的待遇?硬生生的和老伴置气三个多月,后来老伴生病住院自己也没有咋理会他,全是老大家的儿媳妇照顾的。可谁会知道后唯一的一次与老伴的冷战竟然是诀别。后来,梦里常常会看到老伴就在床边。杨老太太还害怕了。又开始在家里请人做法事,最后直接低价把房子卖了。又买了一套胡同里的房子。
在两千年的秋天,老伴走了。杨老太太开始想自己以后该咋办?"我有三个小子,不怕。"她找到二小子商量。老二是个生意人,脑子灵活,做事大胆心细。一拍脑子,对老娘说:"把咱爸偷偷埋了,别让外人知道,咱还能领退休金哩!老爷子从副厂长位子退下来了,一个月能领不少。以后啊,您的生活费也不用愁了。这样,我先帮你领着,用的时候给我说。"
老太太默许了,心想:二小子就是处处向着我。就这样,偷偷的把自己的老伴埋在乡下的亲戚家的田地里。一晃就是十年。这十年里,老伴也没出现过自己的梦里了。自己的生活也恢复正常了:在院子里养点花花草草,再和街坊一起打牌。生活还是以前的生活。牌友没变,花草没变。可自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绣花,再搓一把麻将?“ ”搓"。冷清的院子开始短暂的热闹。绣花,多熟悉的名字。以前老杨也经常这样叫她。老杨走了以后,牌友觉得称呼“杨老太”不是太妥当,怕她想起老杨。也开始称呼她“绣花”。“绣花啊,绣花”,这名字多么熟悉。
2. 我有三个小子
”我有三个小子。个个都有出息。”这是在老太太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每次打牌,这就是绣花的口头禅。接下来的就是说借着杨老爷子的积蓄不断发达的老二现在如何。一说起这个,绣花开始乐呵了。二小子聪明,像我。我们家老三现在接替老杨的位置在厂里上班。老杨不在了,人脉关系还在。我们家小三子在厂里呀,现在是主任。你看,这是三儿送我的冰箱,电视。老三还是城市户口,娶得也是城市的妞,高学历。 大孙子杨高每次回国都来看我。杨老太太常常说啊,我这三小子个个都不错。
嘿,细心的读者你似乎也发现了:老太太从未提过老大。 老大人也不错,每次生病都是第一个到家里找医生,挂号,看病。像极了老杨。当初分家,倔强又精明的杨老太太给了他一把锄头一口锅。老大愣是什么也没有说,硬生生的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白手起家盖了两层小楼不说,老大家的俩孩子也是争气。大女儿是国防生,小儿子杨高喝过洋墨水。可老大人太实在了,没有老二精明,也不如老三身份地位好。 老太太最看不起的就是他,跟老杨一样太实在了。老大家的孙子不错,将来必成大器。嗯,老太太心里仿佛有一个小算盘。时时刻刻计算着三个儿子的价值。老大,人老实本分,有啥事情找他靠谱。老二老三家里不错,就多走动走动。老太太觉得自己做去没错。对老二老三好点,以后自己老了还能靠得住他俩。尤其是老三,虽然住在城里常来,每次都能买点东西哄老太太开心。
3. 精明的老太太走了,留下一摊糊涂事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老太太人也渐渐老了。我也渐渐长大了。啥?你还不知道我是谁? 我呀,是杨高送给杨老太的礼物。老杨走了以后,杨高怕她寂寞,在我刚满一岁的时候就送给了杨老太。作为一只拉布拉多我享受着和她同食同餐的待遇。
岁月不饶人啊。老太太人老了,可心不老,脑子也不坏。自己老了走不动了。也是时候让三个儿子尽孝了。杨老太把三个儿子叫到一起轮流照顾自己。这下坏了。老二觉得不妥,不如送到养老院。又方便又省事。关键是人家专业啊。老三没吱声,三媳妇儿是城里人,看不起这个农村的老太太,死活是不让进门。“老伯(bai)的积蓄我们可一点都没碰,凭啥让我们照顾你。谁拿咱伯(bai)的钱,就让谁养呗。”二儿媳说完瞟了老二一眼。老二听不得女人这样说他,“你这话说啥个意思么?我也是为你们好么?你说说,你除了会读个书,连口饭都不会做。俺娘去你那里不得活活饿死?” 老三家的听了,哪里受得了这种侮辱,上来就挠了老二一脸。接下来的情况我也不必多说。三儿媳妇儿和老二在吵架。那一年我5岁,头一次发现文化人也很彪悍。以后我得在她面前多卖萌了。
咋办?精明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二子要把自己送到养老院。她自己有点蒙了。我在旁边也看傻了。 一向不爱说话的老大表态了,声音不大,可在场的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我是老大,你们听我的。咱仨轮流。谁都别找借口。从我这里开始,老二你要是忙就请个钟点工,老三先别说话,每人一个星期来这里照顾咱妈。下周就开始轮流,有意见没?” ”好,就这么定了。” 老大说完走了。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闷葫芦也有魄力的时候,以后千万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杨老太太万万没想到自己既没有住进二儿子的大房子里,也没有”进城”。
2013年,夏天。老太太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以前还能吃上几口,现在一口饭也吃不下去了。兄弟三人一天一次照顾。我那年七岁。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杨高的爸爸住进医院。杨高回来顺便看了看她。老太太也不知道咋回事,见到杨高以后特别有精神。一个劲儿的给杨高讲老杨在的时候、自己年轻的时候、老大小时候的事情。第二天早上,老太太给杨高说自己又看见老杨了,就坐在自己床边。她自己说没有像以前那么害怕了。杨高嘿嘿一笑,昨晚他坐在老人床边守了一夜。
接下来老二家照顾老太太。老二做事机灵也会说话,最像自己了。老太太看着他就觉得有自己的影子。当晚,老二受不了焖热,半夜就偷偷开车回家了。半夜杨老太太觉得自己头晕脑胀,天旋地转,突发心脏病。第二天早上,老人走了。老三长舒一口气,幸亏没在我手里出事情。
北方的离世,
邻居家当上了奶奶的女人去世了,
没有任何征兆的离开,
巷口的大喇叭震动着我的窗⋯⋯
4 尾声
杨老太太走了。丧事办理用了3天。在北方的农村,办红白事也是有规矩的。大办要用7天,小办用5天。老太太这次打破了规矩。有钱的老二嫌麻烦,有文化的老三觉得几天无所谓,早点办完早点结束。老大主张把杨老爷子的坟迁回来一起合葬。下葬迁坟都是有讲究的,请来的都是村子里面的熟人,村子里帮村的人都是看着老大的面子来的。老二做生意赚了不少,也坑了不少人。老三早早的进城了,几个拜把子加到一起也不够抬棺材。
哭丧,下葬。摆宴席请大家吃饭。老大忙活完了,回到老太太的宅子在一看: 柜子家具东倒西歪,老太太的新花被子被洗劫一空。老大脸一黑,拿了一个热水壶回自己家了。兄弟三人不再说话。
据说那天摆宴席的时候,二子和三子的媳妇儿开始抢东西。
按照s省c市的风俗:家里有老人走了。拿到被子,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