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内容是第五章受虐儿童之对身体的攻击、长大的孩子。
阅读由热情期进入坚持期,写笔记的时间会有点不连续,但我在鼓励自己坚持写,也想借此次共读让自己养成写学习笔记的习惯,再由此能够开始将自己平时的思考、想法记录下来。
长期受虐的儿童会在意识上、独立性上、自我认同上有扭曲变形,这些后果会在生理机能上有所反应,如出现慢性睡眠干扰、饮食失调、胃肠不顺和其他生理不适的症状。同时,在长期受虐儿童的精神层面,会有从些许的心神不宁,到中度的焦虑和恶劣心境,到极度的恐慌、愤怒和绝望的症状递进,并会有慢性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持续到成年。这种精神状态的出现,一般的自我安慰是无法纾解的,这时,受虐儿童会慢慢发现,消除这些感觉最有效的方法是猛烈刺激自己的身体,而达成这个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蓄意自残,这种自我伤害的方式或许是病理性慰藉机制中最突出的。长期受虐儿童为在长期受虐的环境下求生存会发展出自己的适应机制,解离防御机制的精心操作、自我认同的分裂发展、精神状态的病理性调节。这样能让受虐儿童包邮一切皆是正常的假象。所以,多数受虐儿童的秘密,一直到成年都无人知晓。
在受虐儿童的心里会有一个希望,就是长大后能够逃脱,获得自由,但是,在极权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所形成的性格,会使她无法适应成人的生活,她们受损的自我保护机制、知识和记忆、自我认同以及建立稳定情感关系的能力,都会困扰着她培养独立性和亲密感,她仍旧是自己童年的囚徒,当她试图创造新生活时,她将面临和童年时精神创伤的再度交锋。受虐儿童希望找到能够依恋的对象,寻求保护和照顾,但这种期望都难以实现,很难妥善的保护好自己,所以,创伤患者成年后,极可能面临再度受伤害的危险,但这种真实的重复受害的现象却被有些精神病学指责为虐待是受害者自找的后果,早期有被虐待,近期有精神创伤成瘾的概念,都暗指受害者追求虐待,并从重复受虐中得到满足,这种观点我认为是粗浅的,是没有将受害者的经历对其人格造成的扭曲撕裂有足够的认识。这种重复虐待并非创伤患者自己积极追求的,而是其自我保护机制缺乏,而消极的视为命定的结果,并且受虐儿童惯用的解离应对方式,也导致创伤患者对社会上的危险信号不能很好的接收并警觉。
所幸的是,童年受虐的创伤患者危害他人的可能性比较小,他们更倾向于自我伤害。大多数的创伤患者他们深恐自己的孩子将面对自己类似的命运,而会尽心尽力的关爱和保护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免受类似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