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与赞扬为何不同?
不断的赞扬你很棒、你很帅、很漂亮。这些可能会让孩子变成一个讨好者,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的长期效果是,在于它让孩子变得更自信了,学会自己评价。
自尊既不能给与,也不能被接受自尊,自尊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由错误中学习的大量机会中获得的自信。和能力中培养出来的当我们。
对孩子说的话是赞扬还是鼓励,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区分以下几点:
1.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2.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出家长的架子。
3.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是看到自己的观点。
4.我会对朋友这样说话吗?
鼓励指向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干得很好,认可孩子的努力以及改进,可以说你尽力了,可以问孩子对自己的成果感觉怎么样,态度要尊重和欣赏。也可以说谁可以让我看看现在该怎么做,多说我感谢你的合作,我谢谢你的帮助。例如:你的得分是A,反映了你真的的努力了,教会孩子控制内在我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你想到了,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些很多都是要花时间来训练孩子的,不断的用启发性的问题。
改善是贯穿一生的过程。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去做。例如:不要告诉孩子去收拾厨房,而是问在厨房变干净之前,你看有哪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呢?
试试抱一抱。孩子在生气或者哭泣的时候,大人可以蹲下来说,自己需要一个拥抱,可能孩子会不太理解,也可以说,等你感觉好些了再说,我真的想抱抱你。很多时候,孩子都会立即跑过来,要求一个拥抱。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得到缓解。拥抱可以营造一种鼓励的气氛。孩子们的观点和感受往往很多大人往往体会不到,但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重新体验一下那些感受,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孩子们对归属感和责任感的需求。
安排特别的时光,两岁以下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大量陪伴;两岁到六岁之间,孩子需要保证每天至少十分钟的特别时光;六岁到12岁之间,孩子可能不需要每天有特别时光,但是他们至少需要保障每周半小时的特别时光。可以在孩子放学之后一起分享小点心和牛奶。也可以玩一些特别的游戏。孩子们要确切的知道,这段时间是为他们特别设立的。特别是光之所以如此,具有鼓励效果。因为孩子们能够期待和你的特别时光,他们就会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会觉得她们对你很重要。安排特别时光是对你的一个提醒,提醒你自己。为什么要孩子?是为了陪伴他们一起快乐成长。你太忙的时候,你更要跟孩子说:宝宝,现在我很忙,但我期待跟你四点半的特别时光。
有位妈妈在陪伴三岁的女儿,尽量不听电话,有时候会听电话,她也只是说明情况: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和你聊天,这是我和我女儿的特别时光。
老师和学生们同样需要特别时光。
很多老师除了在讲台上,平常都跟学生的交流非常的少。老师往往很希望了解更多学生的情况。同样的孩子们也希望了解老师更多。这样才能体现互相的尊重。老师可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跟孩子们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以示相互尊重。
父母可以在晚上就寝的时候,让孩子们先说说他们白天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之后,父母也说说自己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情,更尊重地互相交流很有必要。
鼓励和特别时光都需要父母和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孩子才会一起持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