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一次要路过桑株,就上网查了一下,得到了一些信息:
桑株镇原为桑株乡,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下辖镇,镇政府距离皮山县城东南50公里,地处昆仑山北麓的桑株河中部流域。东邻藏桂乡、杜瓦镇,西靠阔什塔格乡,北至木吉乡,南抵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
2016年1月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撤销皮山县桑株乡建制,设立桑株镇,其行政区域界线、政府驻地及隶属关系不变 。
桑株镇(前为桑株乡)全镇东西平均宽45公里,南北平均长61.5公里,总面积2767.5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总人口27214人。现辖19个行政村,100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2123人,8118户;其中农业户6781户,农业人口29265人,66座清真寺,70名宗教人士,81名塔力甫。
全镇共有17个站所,2所中学,2所中心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网上的信息有些杂乱,其实桑株镇的桑株是树,几种地图上的正规写法是桑株。网上一些人写为桑珠,一个是树、一个是金玉,文字不配套。
一路,蜿蜒向上,感觉在爬山。事实上,真的是在爬山,昆仑山!桑株就在昆仑山北麓。下车之后才知道来到了桑株中学。到了这里之后呢开始是不相信。皮山县,的空气早就领教了。这里会是皮山吗?不会出界了吧!
这是一个氧吧!呼吸特别轻松,全身都觉得放松了。很棒的感觉。心里想起“佳木秀而繁阴”,这是六一居士描写滁州琅琊山的句子。用在这里特别特别确切。
绿树成荫,今天最高温度是三十余度,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阳光,晒的人皮疼,此时入林却得觉得阴凉!
大小树木几千棵,小的还是树苗,最大的已五百余岁。而古树差不多全是核桃。可能是核桃树能为这个贫苦的地方,带来一点收入,创造一点价值,所以受到当地人的悉心保护,绵亘至今。当然,生活的沙漠里的人群对苗木的感情,肯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种百年古树,我也没有计算有多少。但是树上有标号,依稀记得,最大的数字是22。因为匆匆,有很多角落没有走过,所以不知道具体的数目。现在想来,心里颇觉遗憾!
拍照时我发现一个细节,几乎所有的古树,都有一些横枝。这些横枝不高,几乎匍匐在地面!在适当的距离看来,颇像一个巨人张开了他的怀抱!地杰人灵啊,当地人不也不也是热情好客吗!
在同事的提醒一下,来到一颗巨树面前。树,的确很大,在我记忆中能排的上三甲。很多人看到树大,就想上去用臂展衡量,但是这一棵,却让我完全,提不起这个兴致!这根本就无从丈量,等你转了一圈就忘了之前做的标记了。你看,一个人,在他面前多么单薄!
穿后门来到前院,是中学的教学场所。惊奇地看到几株垂柳,空气湿润,恍若江南水乡。后来才知道,这是旱柳,西域的特有。可是我就看不出分别,明明细细长长的枝条……
让我感兴趣的是富有西域特色的葡萄架,规模很大,很整齐,看着就舒心。忽然记得一个典故。
明题乐天大笑生纂集《解愠编》卷六《风怀》中“葡萄架”条云:一县官极惧内,见吏呈押文案,面有伤痕,问其故。吏托词答曰:“昨夜葡萄架下乘凉,风起架倒,面目被伤。”县官尝身被内人戏,不信其言,乃曰:“你莫支吾,想必被妻打损。”因呼吏妻至厅,大骂曰:“夫者妇之天,天可欺乎?罪不应恕,合杖八十。”不意夫人窥于厅后,即抛石打出,推倒公案,骂曰:“她女流之辈,岂可责她?”县官惊叫吏人曰:“你夫妇且回去,我衙里葡萄架也倒了。”
此当是“倒了葡萄架”这一俗典的来历。不知道,官吏和县官家里的,葡萄架的规模比此如何……
县城里的核桃树啊已经挂果,这里的核桃却刚开花,正应了一句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其实我也是第一次见核桃花开,竟是穗状。
校园内,也有几颗古树。当时怕影响学生上课,不敢久作盘桓,惹人生厌。匆匆而去。
登车前回望,只见几行白桦树。傲然立在阳光中,笔挺的身躯,没有一丝招摇。也不见对我有半丝眷恋和挽留。我这一心的喜爱呀,怅然……
低调的深藏林中的老核桃树,年轻的倔强的白桦树,形成了完美的生态,蔚然、深秀!又记得,醉翁的句子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