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公式?结论+原因+结论+措施+建议?
今天在整理抖音上收藏的视频,看到了这个“万能公式”,想深入挖掘一下进阶玩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万能公式的举例:
张总今天的会议不能如期举办(结论),因为销售部的几个同事到不了(原因),所以取消了(结论),我已经通知人事部不用等了,也取消了酒店的预订(措施),我把所有的时间重新确定了一下,暂定下周三,您看可以吗?(建议)
我完整看完,想想自己10年的职场经历,我们把公式带入职场,开辟进阶玩法
一个原则:好事急说,坏事慢说
坏事慢说。针对这个例子,会议不能如期举办,通常来说是个坏消息,所以,应该先说原因,慢说结论,例如:
销售部的几个同事到不了(原因),今天的会议不能如期举办(结论),周三比较合适,我把所有的时间重新确定了一下,暂定下周三,您看可以吗(建议)?如果预订下周三,我将通知人事部不用等了,并调整酒店的预订到周三(措施)
如果这个例子不够典型,我再举个简化的例子:我今年的销售业绩达不成(结论);我不能准时赴约。听起来有些刺耳。
好事急说。这个简单,例如:
我今年拿到了几个大单子,斩获多少销售额(原因),全年目标提前两个月达成了。(结论)
这个例子对于领导来说有点着急,好事的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锦上添花,例如:
我全年的销量和销售额目标提前两个达成了,在剩下两个月的时间,我手头还有几个订单,准备冲刺一下,争取超销量和销售额的目标的50%。
是不是不一样?
两种公式变形:原因+结果+请示/建议+措施/需求资源(坏事);结果+请示/建议(好事)
公式中的两个结论,重复了,一个应该是结果,不能如期举行,另一个是结论,需要更改时间;建议实际上要带有请示的性质,在职场,多请示没有错;措施或者需求资源就是你的执行内容,也是带有请示的性质,请示后再执行,确保方向不会错。
也许你会有疑问,为什么会这样?我把工作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领导坐享其成不更好吗?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下属不是决策者,所以不要代领导决策;第二,主动请示表示忠诚,同时让领导能够管控过程,确保结果的达成。
从领导的角度上讲:安排给张三的任务,都两天了,也不来汇报,不知道他在瞎忙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