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和同事聊天,聊着聊着,我说,“你有时候有没有觉得人生就是一天又一天的重复,没什么意思”。她想了想,说“有啊”,然后她又问,“那怎么办呢?”我顺口就说,“我打算看本书,《追寻生命的意义》”。她哈哈哈的笑了三声,以示对我的嘲笑。
然后我就想起来,《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从11月开始看,一直还没看完,于是又找出来看,终于在春节放假前两天看完了。
《追寻生命的意义》豆瓣评分8.6,作者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
维克多·E·弗兰克尔,维也纳医科大学心理精神病学终身教授,1997年逝世,一生著有32部著作,曾先后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二战期间因其犹太人身份,在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他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而这本书所讲述的,是作者在三年集中营岁月中的亲身经历,由经历所引发的思考,他观察他在集中营里遇到的人们,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重压之下,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心理会对生理造成什么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才能支撑近乎绝望环境中的人还能持有希望。通过这些观察和研究,他提出了他的“意义冶疗法”。
这本书分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讲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讲医学理论。作者在对自己集中营生活的描述中,表达显得难得的客观,仿佛是个旁观者在记录他所经历的种种。
有一段讲到,他穿着他破了的鞋子,在冰天雪地中前往一个要干活的地方,脚上满是冻疮和擦伤,心中想着晚饭有什么吃的,会不会被转到一个更严苛的狱头手下去干活等各种悲惨身涯中的小问题。后来他强迫自己把思路转到另外的主题,想到有一天他能在大众面前讲授关于集中营的心理学,痛苦又变得有意义和可以忍受的了。这种超越,一般人都很难做到。
他还通过对狱友的观察,证明心理对生理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他有一个狱友,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战争将在三月三十日结束,并对此深信不疑,但日子渐渐临近,一点战争要结束的迹象都没有。三月二十九日的时候,这位先生就突然发烧了,三月三十日当天,他失去知觉,三月三十一日的时候,他就去世了。外在迹象看来,他死于斑疹伤寒。
作者说:
心境(包括有无勇气与希望)的良窳,与身体的免疫能力息息相关。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自然会了解人如果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很可能因而致死。我的朋友傅先生之死,就是因为预期中的获释未曾实现,致令他陷入绝望使然。突如其来的绝望,减低了他身体上抵抗传染病的能力。由于对未来的信心及活下去的意志皆告瘫痪,身体对病毒便毫无招架之力。结果,他只好一死了之。他梦中那个声音毕竟没错。
那么如何才能挺过困境,忍受煎熬?
尼采说过:"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这句话,所有与囚犯或俘虏接触的心理专家,都应奉为圭皋。只要有机会,就该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目的,才能够增强他们忍受"任何"煎熬的耐力。
那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到头来,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
其实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意义的内涵其实还挺复杂的。摘抄如下,不知道有没有一句话会触动到你?
很久以来,我们即已不再询问"什么是人生意义"了。这种天真的质疑,是由于把人生看成借着积极创造某种有价值的东西而实现某个目标所致。我们早已彻悟,人生意义的涵盖面不止于此,它包括生存与死亡,临终与痛苦。
我建议每个人问问自己:截至当时为止,有哪些损失是无可挽回的?据我推测,对大多数的俘虏而言,这种损失实际上几等于零。任何人只要活着,就有理由去怀抱希望。
我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话:"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形坚强。
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日而异,甚至因时而异。
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境向人提出挑战,同时提出疑难要他去解决,因此生命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应该颠倒过来。人不应该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必须要认清,“他”才是被询问的人。一言以蔽之,每一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意义治疗学认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人是一种能够负责的物种,他必须实现他潜在的生命意义。我这样说,是希望强调:生命的真谛,必须在世界中找寻,而非在人身上或内在精神中找寻,因为它不是个封闭的体系。
悲观主义者就好像一个人,既悲且惧地发现他每天撕去一页的日历愈来愈薄。积极解决人生问题的人,则像似一个人撕下日历的一页后,在背面摘记一些日志,然后按序归档。
人不仅仅是活着而已,他总是要决定他的存在到底应成为什么?下一刻他到底要变成什么?
同样地,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刻都有改变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