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全脑行业很久,撒贝宁的照相记忆法的确很令人羡慕。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真正能做到像照相机一样,“咔嚓”一下就记住了的,成人少之又少,7岁左右的孩子还是比较多。
记忆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记,一个是忆。在记的时候,我们从小到大最习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读,也就是声音记忆,通过不断的重复语音来进行记忆,一般语文和英语上用的最多了。第二种是图像记忆,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记个路,看个漫画,看个电影等等,就是图像记忆。第三种是默写了,古人也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什么事忆呢?其实就是将记下来的内容进行一个输出的过程,有的时候需要我们默写下来,有时候需要我们口述出来。一个人的记忆力好不好,其实检验的标准就是他的输出的多少和输出的精确率。
我们发现,记忆力特别好的人,他们的回忆能力是非常厉害的。曾经看过爱迪生的自传,他提到,在他深度专注思考的时候,或者他进行回忆提取曾经记过的某些资料时,他的前额就会出现非常清晰的画面,也就是下文要说到的“虚拟屏幕”。这些清晰的画面其实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讲到的清晰的想象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记忆力好的人,他们的清晰想象能力是非常厉害的。想象的越清晰,记忆就会越深刻。于是在记忆力训练方面,前期都是训练清晰的想象能力。教学中使用的补色卡,曼陀罗卡片等,都是为了激活前额的清晰想象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在我们8岁之前是非常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能力就会越来越退化。所以,很多全脑训练的公司都会把受训学员的年龄控制在6-18岁。当然,有一些经过训练的成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先来说一下孩子吧!很多孩子可以做到照相机记忆,其原理在于孩子的前额,也就是我们说的脑屏拥有清晰的想象能力。也就是说,你对于你视觉看到的东西比听觉更加的深刻,比如你听到一段优美的描述春天的文字和你看一段春天百花盛开的视频,哪个的冲击力更加的强悍?当然是画面了。除了天生是听觉型的人除外。我们人天生对于我们看到的事物印象更加的深刻。
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也就6到8岁,他们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好的。想象一个西瓜,那就是一个可以抱着吃的西瓜,想象一个毛茸茸的小狗,也是非常贴切的。孩子的想象能力近乎于一种清晰的想象,也就是“看到”。
对于成人来说,我们的想象能力就没有那么清晰了。想象蓝色的大象,想象一朵红玫瑰在你眼前,我们大概还是能够想象出来的,然而这些都是模糊的想象能力。什么时候成人会体验到清晰的想象能力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体验过,就是在梦中。当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梦的时候,早上回忆起来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对于梦境中的各种画面,气味,声音,颜色,甚至我们的情绪感受,我们都是非常清晰的记得的。这种感受跟清晰的想象能力是类似的。
对于孩子来说,如何才能拥有“照相记忆”的能力呢?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簇就成的,都是经过学习和训练的。这种训练前期就是想象力的练习。在我的荔枝FM上有很多想象力训练的音频,欢迎大家去戳,全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想象力训练练习。当我们开始训练一段时间的想象力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将看到的文字直接转化成图像。当然有些文字是比较抽象的,比如感恩,能量等等,这一类的词汇经过想象力训练后可以直接把文字看成图像。孩子的看到就相当于闭上眼睛后,想象出一块巨大的屏幕,把记忆的素材看完之后投射在这块清晰的想象出来的屏幕上。所以你们就看到了很多孩子们展示的“照相机记忆”了。
对于成人来说,进行清晰的想象训练是很有难度的。通常用的是图像记忆法比较多。但是我们可以使用“照相回忆”这一能力。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成人,包括很多记忆大师,他们惯用的方法就是右脑的图像记忆。这种方法可以高效的进行精确记忆。当然也会进行回忆,但是回忆用的也依然是“图像回忆”,联想法,定桩法,宫殿法,数字密码法,等等,依然是“看到图像”再翻译成文字语言。如果我们用“照相回忆”的方法,就是刻意寻找和建立“脑屏”的过程。什么意思呢?当我们用图像记忆法记忆完信息后,再闭上眼睛,把文字就像电脑打字一样在我们想象出来的虚拟屏幕上敲上这些字。“照相回忆”的关键在于,已经记住了信息,回忆的时候只是把信息精确一下,在什么位置,什么大小,什么颜色,什么字符。当我们习惯进行“照相回忆”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也可以跟小朋友一样,看到文字,直接在“脑屏”投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