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①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②。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质真若渝⑤。大方无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⑦。
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注释
1、建言:立言。
2、夷道若纇:夷,平坦;纇,崎岖不平、坎坷曲折。
3、大白若辱:辱,黑垢。一说此名应在“大方无隅”一句之前。
4、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偷,意为惰。
5、质真若渝:渝,变污。质朴而纯真好像浑浊。
6、大方无隅:隅,角落、墙角。最方整的东西却没有角。
7、善贷且成:贷,施与、给予。引伸为帮助、辅助之意。此句意为:道使万物善始善终,而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
个人感悟
01.学会观察复杂的客观事物,要会辩证地看问题。
这一章里,老子阐述了构成世界的事物的现象与本质都是矛盾统一关系,它们彼此相异,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统一性,说明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世事复杂,要理清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要抓住现象看本质,还要辩证地看待事物。
02.谦虚做人,不轻视任何人。
这一章老子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各自“闻道”的态度: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漠不动心、将信将疑,下士听了以后哈哈大笑。
这说明“下士”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是抓住一些表面现象来嘲笑道,但道是不怕浅薄之人嘲笑的。
所以,往往浅薄的人才会嘲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