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我看经书的时候可以抽烟吗?老和尚斩钉截铁的回答说:不行!另一小和尚说:师傅,我抽烟的时候可以看经书吗?老和尚自然是开心地同意的。
暂且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逻辑是否合理,毕竟很多故事之所以是故事,而不是历史,也许恰恰缺少了什么可辩证的东西。就以上的套路,反应在现实中的现象有什么呢?
那么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是什么?
我注意到一个比较现象(PS:这是个现象,在没有数据或科学论证之前暂不能称之为事实),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工作是属于比如网络工程师之类的,需要长时间坐着的工作,如果有一天开始,他经常发跑步的照片,锻炼的照片等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时,那么很多人对这一类的表现是赞同的,称之为这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新的生活。那么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他是体育工作者,或者是体育专业运动员等等,去学习其他课程的时候,收到关注的效果是相反的,或者说收到支持的比例非常低,而如果单从大方面来讲,两者的资源是同等的,只是掌握技能的先后之分,而大众对后者的不看好系数非常高。
在欧美国家,人们对运动是非常重视的,小孩从小便在这种环境下熏陶成长,也就造就了他们对运动的认识更加深刻。事实上,欧美国家也有许多运动员或运动特长生担任政要,或者高级职位。 那么国内所出现这一种,一边崇尚健康运动,健康生活的方式,一边对本身运动出身人员认可度不高的现象是否矛盾?
只是先后顺序的不同,对问题看法的方向便有了本质的区别,那么问题的先后顺序是谁决定的?怎么决定的?通过什么方式影响的?
废话,我看问题的角度是我决定的呀,我想的,我说的都是我决定呀!也许我们会说。
是吗?请问,林某出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来源是来自哪里?是由我们决定的嘛?而不是由媒体煽风点火引导我们非理性的思考?那么如果有两篇立场不一样的文章或媒体影响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又来自哪里?
其实,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否由我们的立场决定?当我们是利益相关者时,我们是否会选择性的看待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当我们是吃瓜群众时,是否会收到其他吃瓜群众非理性的影响。
读书时,什么都是有答案的,数学题不会,有答案,英语题不会,有答案,什么不会,都有答案,然而,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或者说社会这个“大盒子”下,一切都是未知数,谁都没有答案,有的只是把握高或者低一点。
为什么我说世界在“盒子”里?俄罗斯套娃大家应该是看过的,或者听过吧,就是一个盒子里面套着一个更小的盒子,更小的里面还有更小这样一层一层。我们都会收寄快递,填地址时,我们怎么填的?是不是中国(国内忽略)XX省XX市XX区XX路XX栋XX号之类的一个“盒子”套着一个“盒子”。
我们所在的“盒子”决定了我们的立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对事情的思考,这是个人对一些现象思考的系列文章,欢迎朋友们共享思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