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
中国女排精神早有所闻,从大年初一盼到这个秋天,从原名《中国女排》到更名后的《夺冠》,昨天在十一假期期间终于抽空与女儿一起一睹中国女排夺冠风采。
影前看了影片预告视频,从台前幕后导演及工作人员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来构思和拍摄的,让我是如此期待,观看影片时我是热泪盈眶的,被中国女排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与不惜个人一切代价的练习所深深震撼到了。女儿看完也是陷入了沉思,不愿离开影院,说还想再看一遍,感觉还没有从影片中走出来,我想是因为中国女排特有的精神和气魄将一个人内在的力量被唤醒,让我们内心燃起的深深的民族自豪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夺冠》讲述了三代女排人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如何取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1981年中国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是教练通过女排人不断刻苦训练,只有严格要求队员超常人的训练,才能在比赛场上夺取每一分去赢得胜利,在那个中国还不强大的时代,一块奥运金牌对中国太重要的,教练的一席话,让每一位女排人犹如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去战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不是为个人而战,而是为国而战;如果错失了,会悔恨一辈子……”看到这里,我泪流通满面,我们的前辈们付出和牺牲了太多太多,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一句话怎么形容都不足以诠释我内心的感动与感激。
之后朗平选择去国外深造,成为了一名美国女排的教练,在2008年中国奥运会那一年,由朗平带领的美国队战败中国队,本应该庆祝胜利的喜悦,但由于朗平中国人的身份,在美国队胜利与中国人身份的两重难之间,在面对在场的中国人责骂朗平的那样的场景,朗平内心爱恨交加、心如刀割。作为观影的我是深深地能体会她当时的那种复杂的心情与难受。朗导是好样的,也是无可奈何的。从那次以后朗导回到中国,她开始重新看待中国,她对女儿说,中国已经不在是原来那个中国了,这次她不再打算回美国了,那一次朗平回到了中国。
2013年朗导带着国人的期待,再次重返中国排球队,在国家队首领会上,在大家都不看好中国女排甚至要解散中国女排时,朗平站出来了,她说中国女排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共同的,她提出了一个词“改革”,她以一个见过国际视野的眼光的教练,去大胆地重新规划中国女排这一项体育事业,提出了自己独道的改革观点与计划:“扩招女排队员,不断吸纳更加优秀的女排运动员”。由她亲自择优挑选女排队员,重组女排队伍,从原来的几人到几十人,从优胜劣汰到适者生存,留下了一批精兵强将。
最厉害的要属朗导领先的教练型方法:
1、因材施教,真正读懂每一位队员。
她以调整问卷的形式让大家回答问题,让队员思考自己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你为什么来打排球”,其中朱婷的话很具代表性:“我来自农村,我是为我爸妈而打”,在农村除了去走体育道路让自己有出息,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这让朱婷一直以来很被动,这被细心的朗导一眼看出,可是朗导并没有放弃她,一直耐心引导她,“我们不为他人而打,也不是成为朗导,而是要成为真正的自己”。那一刻朱婷第一次知道,一个人还可以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拼搏。
2、 严格训练,细心关爱。
训练期间,朗导严格要求,到了训练时间,朗导要求他们不要加班练习,而是该有自己的个人生活,支持姑娘们去谈恋爱,让她们更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打排球。生活上,朗导又是个细心有爱的人,看到朱婷瘦弱单簿的身体,马上安排工作人员买来蛋白质粉增加体质与肌肉。科学训练加上科学营养让女排队员们犹如阳光下的花朵般成长进步。
3、 从不给队员们施加压力,反而鼓励她们快乐打球。
朗导对女排姑娘们说,“我们那一代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因为国家需要,让运动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站在球场,站在赛场,每一位队员都是用生命去拼出来的女排精神,而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不需要为了输赢而战,怕输是因为自己内心还不够强大,而我们要做内心那个真正的自己”。在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前,朗导发内心地给女排姑娘们讲了这段话,当时的朗导其实心里很清楚中国队与巴西队的实力差距,但她内心依然选择了相信女排姑娘们,从心底真正地去引领女排姑娘思考自己为何而战,在赛前的前一夜,女排姑娘们坐在一起自我反省,总结自己身上的不足,肯定他人的优势,总结出一个更加默契的合作方案。在第二天的比赛现场,朗导用不按正常套路出牌的方式,按无论多高机器也无法的识别的战术去扭转了中国队战胜与自己实力强很多的巴西队,这让中国一举夺得世界冠军,赢回了原来那个震憾世界的中国女排精神。
影片结束了,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的是饰演朗平的巩俪那双坚定不移的眼神,还有她那份始终坚持队员们找回内心真正的自己的那种胸怀与大爱。她是一位优秀的教练,更像是一位深谙教育心理学的老师。
我的感受:这让我想到了作为孩子家长的自己,因材施教是让家长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坚信孩子心中有无尽宝藏,每个孩子都有无尽的潜力。如果说朗导走出国门去学习世界更优秀的技术来引领女排队员,那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不仅要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更要走在孩子思维的前面,爱孩子更要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与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