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公号[生活在浙里]2020年3月/
——基于近百个社区团购群的近身观察
“在一些社区团购较为成熟的市场,社区团购对人们在日常消费决策上的渗透率,已经高达30-50%。而在使用社区团购的用户中,其用于家庭开支的钱包有1/3用在了社区团购平台上。这都是社区团购变成主流购物场景的表现。”
“从大的行业方向来说,社区团购所代表的社交电商场景将成为除线下零售、传统电商之外的零售第三极,其重要性和对未来的可延展性不会逊于另外两个场景。”
------ 创业邦《社区团购按下“加速键”》
在过去的这几个月里,淘宝不发货,菜场不开业,餐饮不开张,朋友不串门,格外冷清。
倒是各类卖货群,势如破竹,异常红火。
大部分群都是新拉起来的。拉群的人,有服装店店员、蛋糕店店长、便利店老板、菜市场摊主,还有多年不见的前同事,娃兴趣班同学的妈(此处省略300字)。各位群主,路数各异,各显神通。
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无论喜欢或是厌烦,你都已接受一个事实:在群里也能买的到好东西。
我自己,实实在在的,把家庭开支超1/3,献给了小区周边的各类微信群。
想想我最近在这些群里,都买了些啥:
很多很多蔬菜、鸡蛋和水果
很多海鲜、牛肉、猪肉
一些大米、面粉、年糕
2斤馒头、3斤混沌、5个大饼
5只母鸡、2只公鸡
2个收纳箱,1条裙子,1件T恤衫
这样算算,过去一个多月里,家里的食品,几乎全部都是,我在群里买来的!而且我的家庭,也几乎没有其他购物、娱乐需求,除了给儿子报网课。
艾玛,我发现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在群里花掉的钱,大概就是我的恩格尔系数的分子 ——全部食品支出总额!
(#恩格尔系数是指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
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社区微信群里面,我看到了众多惊才艳艳的群主,比如:
胸怀宽广格局大,善于平息群员矛盾,专营草鸡的阿苍哥;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卖花IT大叔David Wang;
“卖艺不卖身”的吉他小王子耐撕先生;
专挑便宜好货的东北大妞两宝妈
“替你看世界,好货带回家”的港仔阿豪
“开心就卖,不开心就直接送”的本地土豪毛毛(此处再省略300字)
我看到,有些群,人气爆棚,一条接龙要划好几屏,月流水大几万。
也看到,有些群,刚拉起来没几天,就因种种售后和投诉,摇摇欲坠。(此类多为生鲜群)
还有些群,本来群主是想卖自己的产品,却不幸沦落为广告群。劝阻无效,愤然解散。(此类多为“社群小萌新,社会小单纯”组的群)
还有些群,平时热闹话家常,既无退群,也无广告,一片和谐。可只要群主一出来卖东西,大家就集体玩消失,一个接话的都没有。(此类多为同学群、同事群、同乡群)
(#以上群主均为化名,各类群均有实例。出于对群主和群员的信息保护,不截图不转发。有兴趣可以私聊 #)
玩社群,你算的了开头,算不了结尾。你有100种方法,把群建起来,就有1000种方法,把群玩死。只看见别人数钱数到手抽筋,鬼才知道,Ta经历了什么。
那些做的好的社区社群,他们到底做对了什么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认真探讨下,什么才是“好的社区社群”。
我对“好的社区社群”的定义是:
能进能出,能有互动,能赚钱
做到能进能出,这个群就有清晰的用户定位,并有能力筛选和拒绝群员。
做到能有互动,这个群就有链接,才有社交零售的营销基础。
做到能赚钱,这个群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ROI是一定要算算看的。
(#ROI即投资回报率,通俗点说,是你所有投入的时间、金钱、资源等给你带来的回报,相比是够划算 #)
同时做到这三点,其实真的不太容易。
我分析了所有能做到这三点的社群,他们到底做对了什么?
1.群主是有个人IP,真实而有温度的人。不求多才多艺,但求专业靠谱。
群主的家住哪,工作是做啥的,有啥爱好,最好事先跟大家交代清楚。为啥建群,能给群员带来啥,要在第一时间,对每一位群员说明。群里鼓励做什么,不欢迎做什么,即群规,要跟大家传达到。
2.群主有推动群员之间,建立各种链接的能力。
很多群最初都是依托群主个人关系搭建,后进群的群员间,完全陌生。社区团购群有个先天优势,群员大多居住在附近,甚至同一小区。但光有这点地域链接是远远不够的。群主能让群里的人主动发言,积极回应其他群员的发言。能帮群员间牵线搭桥,求同存异。能组织群员一起参与活动。
在社区社群里,如果群员能见上一面,聊一会天,链接可谓初步稳健。如若再能一起去参加一场2小时以上的线下活动,那这个群友关系,就有转为亲密朋友圈的基础。
真正的社交零售,是基于亲密朋友圈的社交圈。这是社区团购进阶为社交零售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3.社群有相对稳定的、有一定差异化的供应渠道,且有保障可靠的售后能力
以生鲜社群为例,生鲜的高频刚需、标准化难、损耗大、配送成本高等特点,导致生鲜社群建群容易,守群难。
特别在这次疫情期间,众多其他行业,都看到了生鲜产品获取客户和增加粘性的巨大优势,一脚或双脚踏进生鲜行业后,才发现,“我真的是太难了。”
>最先遇到的是,配送环节变数大,晚点、漏件、错件、损坏,"惊喜"不断
>接下来遇到的,还有货品分发派送,一个实打实的体力活,耗时耗力
>再接下来,是用户差评处理,焦头烂额,四处道歉
(#关于差评处理的具体方法,请见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到最后,最严重的是,你会发现,忙了一大圈,劳心劳力,然而,你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如果你既没做过生鲜行业,又没有玩过社群,千万不要天真的以为,只要能找到物美价廉的生鲜产品,就可以拉群卖货。生鲜行业的坑实在是太多。社群营销的水实在是太深。
所以,聪明的跨界选手,会找生鲜领域的专业级玩家一起玩,而非自建一套生鲜和社群体系。
比如最近办的有声有色的,钱江台的范大姐《帮忙驿站》。这是电视媒体广告和电视IP转型的成功典范。
在新零售时代下,广告主不再愿意仅为展示付费,而更倾向于为销量付费。
贴近民生的电视IP,利用社群渠道,将广告带货效能,下沉到社区。
绝妙之处在于,它善于借力打力,联合已在生鲜和社区领域,深耕多年的玩家合作,比如浙里味道、绿城物业等超级社区合伙人,共创共赢,各取所长,专业人做专业事,才能发挥出加法,甚至是乘法效应。
对于想要投身社区团购的个人,有三点掏心窝子的话,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1.要选对行业
尤瓦尔在《未来简史》中预测,在人类战胜饥荒、战争和瘟疫后,必将聚全族之力,攻克三大新课题: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
未来,人们不仅会努力让自己活的更久,还要活的更幸福,更智能。所以,大健康行业、心理健康和娱乐、人工智能和数据行业,必定会有长足发展。
如果可以,请让你的团购产品,尽量和以上方向挂上钩。
2.要学会借力
这分两个层面。从大的层面来说,社区团购是一个有相当长产业链的项目,绝不像行外人看到的那样,只有拉群和卖货,难么简单。其背后的选品,品控,供应,物流,配送,售后,每个环节,都是非常专业和耗费心神的。
如果你想长久在这个领域走下去,一定要确保各个环节都由专人负责。不要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你很快会被累到,生活都不想自理。
从小的层面来说,社群运营不是群主一个人的事,要善于发掘群员的特长和价值,并恰到好处的将其发挥出来。说到底,社群不是独角戏,需要有角色分工。
3.要厚积薄发
从你开始拉群起,你就在消耗你的朋友圈,你的IP,你的情商,你的知识,你的技能,你的才艺,等等,几乎是你的所有一切。当你开始销售时,你会发现,稍有不慎,你就没朋友了。
真正有效的营销是80%的营造+20%的销售。
营造是付出,是给予。销售是索取,是拿回。
所以,做社区团购需要厚实的积累和不断的自我输入。你需要持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你最好能找到可以一起学习的群体。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祝我们都能在社区团购里,走的又快又远。
说不定,下一个“阿里巴巴”就将出现在社交零售领域呢!
END
作者简介:童琳琳,80后,10年互联网公司大数据背景,5年心理学研究和咨询经验。现专注于生鲜行业社区社群运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