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通常会怎样阅读一本书?是随手拿起一本随便翻开一页开始读,还是从目录到后记一字不落地读完?是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还是同时读好几本?
今天的文章,想跟大家探讨:深度阅读。
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有两方面内容需要在这里做特别说明:第一、本文所有方法和观点,针对的是论述性书籍,比如论说艺术、哲学、历史、各种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而非文学作品、娱乐杂志等形式的书籍;第二、以增进自己的理解力为阅读目的而非获取资讯。
我们从如何挑书开始吧!怎么挑到一本合心意、高质量、能增进自己理解力的书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兴趣所在
所谓合心意,就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不难理解,但同领域的书籍,数目实在是多得惊人,如何快速筛选?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检索阅读
检索阅读,指的是粗读+挑读,它能帮助我们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值得再花时间仔细阅读,具体方法是:
· 看书名或序--确定它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 看目录--了解其基本架构
· 看索引--快速了解其内容涵盖的范围并找出我们认为的重要词汇
· 看出版者介绍--通过宣传文案了解书籍主旨
· 挑选章节来看--注意论述的脉络,判断有没有想要继续深挖的内容
经过检索阅读后,我们对一本书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我们判断它还有值得深挖的内容,买下它之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看看阅读它能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毕竟,这是我们阅读的目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应该是:
凭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理解能力,通过主动阅读,能够感受到从「有所了解」到「清楚理解」的过程、感受到这本书向我们的既有理解力发起了挑战,而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读懂它或者借助外力也很难读懂它。
接下来,我们可以正式开始阅读了。
✦带着问题去阅读
作为一个对自己、对书籍有要求的阅读者,经过检索阅读筛选出来的书,在进入正式阅读之前,我们需要根据这本书想要论说的主题提出问题,并尽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作者的回答,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答案。
✦分析书籍的内容
进入正式阅读之后,要回答阅读前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就要对书籍做分析阅读,它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 知道它属于哪一类书籍(理论性、实用性等)
· 用几句话来描述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最好是口语话的表述
· 找出重要篇章,看看他们的组成顺序
· 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没能解决的问题
经过分析阅读,基本上我们就能解答阅读前提出的问题了,同时,大脑在分析阅读的过程中积极运转,反复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的理解力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许多。
✦同主题跨书籍阅读
这是最高一个层次的阅读技巧,不同作者会针对同一个主题出版书籍,我们不该就某个主题局限于阅读某个人的书,将书籍之间相同主题的篇章挑出来,对照阅读,找出不同作者的主张,看看他们对于同一主题的观点如何,如果出现不同的观点,根据他们的论述找出支撑其论点的理由,或者记下分歧,在阅读圈里和大家一起讨论,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一些小建议
一本书一定要从头读到尾吗?不见得。花钱买书,如果不全部读完,好像觉得有些吃亏,其实,能从一本书里获取一、两个说服自己的观点并实践它们,就已经值回书价了。
另外,建议大家采用「少量多次」的阅读频率,不贪多,每次阅读一个章节,重点在于「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谢谢你们耐心看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这样看书很累很麻烦,如果你手里是一本文学作品或者娱乐性书籍,目的是打发时间、娱乐减压,当然主张随意阅读;
但如果是一本论述性书籍,就应当将阅读视为一种学习,学习是一个与大脑觉得最舒服的状态相违背的动作,它本身就不会轻松,但用学习的态度面对阅读,理解力的增进可以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使自己受益,在终身成长的道路上,为自己增加了一项实用技能,是特别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