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度过一年的高考季,就又有一代人的中学时代迎来尾声。今天,高考如约而至。
对大多数人来说,青春的记忆总是怅然。
身在其中,恨不得自己快些长大,而当真正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又不免追忆往昔这一段不可复制的年华,于是试图从影视作品里找寻过去生活的影子。
可回看校园题材的电视剧,有狗血套路的爱情故事,也有近几年新出现的反校园霸凌等沉重题材,却鲜有引人共鸣的普通人的故事。
为什么国产校园剧,还没有拍出大多数平凡人的青春?
1
套路化的狗血爱情,我拒绝
提起中学校园青春,初恋的纠结是无法回避的。
千禧初年,大批引进的港台、日韩偶像剧,炒热了校园爱情这一主题。
2005年热播的《恶作剧之吻》,将青涩稚嫩的学生恋爱诠释得十分完美。
单纯直爽的袁湘琴暗恋天才少年江直树两年后勇敢表白,却遭到拒绝。后来又因机缘巧合,两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日久生情。
小心翼翼的靠近、点滴接触中的怦然心动、笨拙可爱的女孩子和腹黑高冷的男神成为校园爱情中的经典模式。
本土青春剧的创作与翻拍,也在往这方面靠拢。
2016年,爆款网剧《最好的我们》,“耿耿余淮”cp圈粉无数。
普通初中生耿耿因为中考难度降低,有幸来到重点高中,结识了学霸男孩余淮。
学霸男神给暗恋的女孩子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讲题,鼓励她进步,最后一起备战高考,爱情学业双丰收。
《最好的我们》大获成功后,诸如《小时光》《小美好》等一批类型相近的校园甜宠剧兴起。
渐渐地,国产校园爱情变得狗血化、套路化。
学渣女主单纯可爱、性子大大咧咧,学霸男主外冷内热、心里暗戳戳地小鹿乱撞。
心动总会发生在两个人的自习室、课后的辅导或班集体出游中的二人时光。
在这些剧中,爱情成为了改变人生的决定性力量,串联起主角团三年高中历程的,是情窦初开的心动,和一场又一场锲而不舍的追求。
《你好,旧时光》里,林杨和余周周都曾“为爱选文科”、“为爱填志愿”。
总有一个特别的ta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让你的整个人生为此改变。
观众吃这一套吗?
当然吃。
傻白甜x学霸男神的套路屡试不爽,甜甜校园剧,只要cp嗑得好,就是成功的。
然而我们心里却都很清楚,自己的中学时代少有这样的爱情,甜宠剧只是别人的故事。
还有种类型的青春剧,最喜欢“爱情长跑”,从中学相恋、成年后的错过再到找回初心,这也一度变成怀旧青春影视的经典范式。
无论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是随之而来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爱情变成了伤感的怀旧。
主角们对往事的记忆,好像只剩一份撼天动地的爱情,别无其他。
爱情仿佛承载了中学时代的全部意义,小三介入、闺蜜互撕、怀孕堕胎等阻挡男女主爱情的桥段频出。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中,温柔的女主舒雅望(卢杉饰)、性格孤僻的夏木(吴亦凡饰)加上女主青梅竹马的恋人唐小天(韩庚饰),三人之间恩怨纠缠,成年后,一夜情、分手、堕胎,狗血不断。
相恋、分手、破镜重圆成了青春剧中的万金油剧本。
却日益招致观众反感。
普通人的青春没有那么多狗血的偶遇,没有天降男神辅导功课,更没有怀孕、堕胎、小三、出轨。
那些想象中的青春,没有真实的我们。
2
沉重的校园议题,黑暗残酷
回归真实的学生时代,恋爱远不能成为整个青春的代名词。
观众一直在长大,那些虚幻的爱情桥段和狗血戏份,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口味。
近年来,另一种现实题材的青春影视作品出现,开始逐渐关注更严肃激烈的社会议题。
2018年,一部《狗十三》聚焦父权独裁式的教育。
女孩李玩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亲为她购买了一只小狗,希望与女儿达成和解。
故事就此展开,爷爷在散步时没注意小狗走失,家人找来另一只同品种小狗代替,安抚李玩。
李玩一眼识破了这只新的小狗并不是她的伙伴,父母却只是一味地让她不要执着于一条狗,而伤害了和爷爷奶奶的感情。
在大人们反复的驯服和精神霸凌下,她从一个孩子被迫成长为冷漠、善于伪装的世故“大人”。
《狗十三》中,李玩丢了一只小狗伤心痛哭,更恨家人联合起来欺骗她。
今年,在金像奖揽获大奖的《少年的你》所表达的校园霸凌,让更多观众揪心。
电影中,女主目睹了遭受校园霸凌的同学自杀,心生不忍,为尸体盖上了校服。
只因这件小事,她就遭受到近乎疯狂的打击报复。
椅子上尚未干涸的墨水、恶毒的言语侮辱,甚至是故意用排球砸头、当众扒光衣服……
同学的冷漠,老师的不作为,仿佛一双双“看不见的手”,共同将遭受霸凌者推入深渊。
诸如陈念、李玩的人物角色,都是被孤立的孩子,遭受着由内而外的压力与多重矛盾。
青春,第一次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大荧幕上:残酷、冷漠、甚至是阴暗、绝望。
脱离狗血浮夸的套路,这样的题材和角度无疑是令人惊喜的。
戳人吗?
戳。
但发现没?
性侵、暴力、霸凌、原生家庭缺陷,这些问题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冲突和争议性。
换句话说,国产青春,一面是过度美化的甜和美好,另一面是鲜为人知的黑暗残酷。
可隐隐约约,还是少了种类型——
在这两者之间、普通的“大多数”。
那种最平平无奇甚至有点不值一提的青春,似乎还没被哪部作品,完整地展现出来。
3
国产青春,不敢平淡
其实社长并不是说,那些或谈恋爱或敢于直面社会议题的青春剧不好。
只是有些可惜。
那些既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没有男女朋友或暧昧对象的人;
那些长相大众性格一般家境普通,没啥轰轰烈烈经历的人;
那些没欺负过别人也没怎么被别人欺负过,学生时代平淡如水的人;
他们的青春,去哪了?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青春里,快乐、烦恼,都没有那么惊天动地。
青春的细节,来源于班上的二三亲密好友、点头之交的同窗、暴躁或温柔的老师、操心多事的家长。
最近,又有很多聚焦青少年高中时代的群像剧涌现,诸如《少年派》《小欢喜》,以及近期摘下豆瓣8.5高分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被称为“东北爱情故事”、“国产1988”的好评网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呈现出一个更加全面、多元的学生时代——不只是恋爱,同窗情、师生情、亲情同样可贵。
《小欢喜》中,方一凡、英子、杨杨、磊儿几个少年间的情谊简单纯粹,平时打打闹闹、关键时刻也能成为互相的依靠。
不狗血、不套路,不谈恋爱也能正常生活。
《小欢喜》中的同学聚会是一群人的事,不是两个人的甜甜蜜蜜。
在《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里,除了几个年轻人之间的互动,善解人意的老师也为人称道。
这部剧里,班主任老师并不只是一个监管学生的“工具人”,他有血有肉,比起管教,他更能积极地引导学生重拾自信并相信他人。
2002年的国产剧《十八岁的天空》的校园生活,形形色色的同学和个性鲜明的老师间互动十分有爱。
能激起人们心中波澜的,不只有跌宕的冲突。
生活化、大众化的视角,更能连结观众内心,触发情感共鸣,让每个人都能在不同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近些年来,一些青春剧已经开始从“一直在天上飞”,缓缓降落地面。
不论影视剧如何变化,校园里更核心的存在,总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学生之间,在外人看来或许很平凡,对自己来说却尤为珍贵的记忆。
真实的青春,我们或许只能充当一个个面目模糊的背景板,是一个个埋头苦学的平凡学生。
不美、不拉风,每天抠着脑袋做题,可能始终也无法逆袭;
随波逐流地努力着,也偶尔会犯懒、打盹;
平时和朋友插科打诨,又会悄悄关注喜欢的人……
青春有的只是夏天闷热的教室,雷厉风行的老师,一张张素面朝天的面孔,高摞的书本和试卷上的分数,还有严厉却爱你的父母。
我们想要看到属于这群人的青春,从中找到一种无所谓时间流逝,却能始终共通的感动。
人们一直努力拍好某些故事:情感、家庭、人性……故事一波三折、冲突激烈复杂,却似乎忽略了,许多人,都是从微不足道的琐碎生活中成长起来的。
就像《麦兜故事》的最后,童话里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从来没有发生在麦兜身上。
长大后,天资平平的麦兜成了一名小职员。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普通庸碌的生活。
可再平凡的青春,也有可取之处。
平淡,自有平淡的味道。
不必过度美化,不必过度渲染。
别再让青春剧只剩下滤镜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