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封进信里,
你听见邮差吱呀吱呀的路过,
那便是我来找你了。”
——爷爷写给奶奶的信
奶奶上了年纪,身体每况愈下。
我常常不愿意,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点,
就像电视剧里很多行将就木的老年人一样,奶奶患有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症。
以前看过这样一首关于老人的诗:
“邻居家的狗,
看了我的素颜,
后退了几步。”
我想,这大概就是奶奶常常一整天都呆在门口台阶上的原因之一了吧。
奶奶没上过几天学,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很难读书的。
奶奶是家里的大姐,很早就去了纺织厂上班。纺织厂旁那家常常念诗的男孩子就这样入了奶奶的眼。
奶奶说,爷爷年轻的时候可斯文了,尤其是那眼镜一戴上,就能抓住她的心。
那天风很暖,路过的蝉鸣都很温柔,许就是阳光落在眼镜上,明晃晃地就入了少女的整个青春。
见色起意的故事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开始了。
奶奶常去听爷爷念书,虽然至今都搞不懂“之”、“乎”、“者”、“也”那一套,却还是耐着性子听爷爷读《人民文学》一类的杂志。
那时候没有书店,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隔三差五,爷爷就会借一些小人书回来,还美其名曰:“让你好好认字。”
奶奶总说,那时候呀,最喜欢听的歌就是《东方红》了,大家都学着唱。奶奶唱歌可厉害了,就每天专门唱给爷爷听,还不准爷爷念书
爷爷还在上大专的时候,就和奶奶订了亲。
爷爷在信里说:
“栀子偷了夏天的光,
我把它们藏起来,
连同我们的夏天,
一起留给你。”
上学的前天,爷爷走了好远的路,给他的姑娘带了一束栀子花。
书里说,栀子花是漫长的守候,正如此后他们数十封:“见信如晤,展信舒颜。”
记得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和爷爷常常是两个讨厌鬼,每次都被奶奶从厨房里赶出来。
爷爷往往会搬出他宝贝着的竹篾做的椅子,我就搬个小凳子,吐槽大会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把厨房的门悄悄地阖上,仿佛这样就不会被奶奶发现。
我常常抱怨奶奶不让我买“神厨小福贵”,然后想象着那样的辣条该有多么的美味,多么诱人;“小布丁”为什么只能两天一个呀,奶奶总是要求不让我们做这做那的······
爷爷也常常这样,压低了声音:“你不知道,跟你说,你奶奶年轻的时候······”
爷爷总谈起他们年轻的时候。
爷爷说,年轻的时候,奶奶有段时间特别痴迷于玩翻绳子,一下班就溜出来“烦”爷爷,非要爷爷陪她玩,还不让他念书,一念书就跟你急,脾气可大了。
爷爷还说,奶奶特别喜欢唱歌,奶奶唱着,他就听着,哪怕奶奶早就跑了调······
前两年爷爷在的时候,奶奶的情况还没有这么严重,虽然爷爷常常偷偷抱怨:“老婆子肯定想我患上高血压。”(爷爷一直觉得患上高血压是因为奶奶每次的“重口味”颠勺。)
爷爷是个语文教师,大概骨子里就带着浪漫。
小时候,每天晚上和爷爷从公园散步回来,是肯定要带一枝花的。
尤其是在栀子花开的季节。
店主与爷爷已经熟识,每次都开玩笑:“又来给哪位小姑娘买花呀?”爷爷总是笑嘻嘻地回答:“家里姑娘喜欢栀子花喜欢得紧嘞!”
奶奶不喜欢碎花裙子,却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花瓶。
两年前,爷爷走的时候也是一个夏天。
那时,栀子花还没有盛开。那之后,奶奶订了一个夏天的栀子花,店主每天都送过来。花很多,插满了家里所有的花瓶,客厅、窗台、卧室······
下葬的那天,奶奶没有去。
她只是抱着满怀的栀子花,在门口坐了一整天。
今年五月,奶奶的脾气越发古怪,不再轻易讲话,常常一个人坐着。
她也许在等一辆自行车,也许在等一个人。
前段时间回家,恰逢栀子花开,买了一束,刚插好花瓶,奶奶就像个孩子一样抓过去,抱着不让任何人动了。
奶奶抱着花瓶,颤颤巍巍地回了一趟房间,再出来时,就抱了一个铁盒子。光影错落,里面是满满一盒子放的整整齐齐的信封,最上面的一封,截止日期是在两年前。
故事的结尾
我没有奶奶了,但爷爷等到了他的姑娘。
首发于公众号几程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