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来公司掌厨,已经有两个星期,慢慢地开始适应了生活的节奏和辛苦。爸爸是一个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人,活了六十多岁,永远都是大嗓门,喜欢别人听他的故事。
如果用“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这个标尺来衡量,我想他现在的状态至少可以说是幸福的。辛苦倒是辛苦,但也乐呵,家有儿孙满堂,每天期待别人夸他厨艺好,饭菜可口,以后每月都能期待的工资收入。
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我一直以为是导演斯皮尔伯格说的这句话,搜索的结果,似乎也找不到出处,新东方俞敏洪老师也写过以这个为标题的文章。
我也把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和要求,认为这就应该是幸福本来的模样,就应该是快乐的源泉,就应该是坦荡的具体表现。
我的理解,有人爱,不仅仅有他人爱我们,有家人,朋友与我们甘苦共分享,更代表我们有热心,有能力爱别人,有一些值得我们付出的可爱之人。有爱的能力,也有被爱的魅力。
有事做,不仅仅代表我们有工作,有糊口的营生,更代表我们有热爱的事业,可以用我们的双手拼搏与创造,而不是伸手即来的荣誉,不是不劳而获、唾手可得的物质和金钱。
而有所期待,不仅仅代表对假期的期待,对儿女成龙成凤的期待,更是充满希望的热爱所带给我们那种获得感,是阳光对雨露的期待,是黑夜对白昼的期待,更是奋斗中看得到,预得见的明天更美好的期待。
我把幸福指数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现:幸福指数=有人爱(质量和数量的综合)×有事做(热爱程度和社会价值的综合)×有所期待(数量和质量综合)。
借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话来说,幸福的人都是一样,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那么,不幸福的人,幸福指数低,就是三个因素中是一个或几个数值比较低,而幸福的人能抓住这三项的高数值,因此就幸福了。
我始终认为,幸福与所拥有的绝对物质没有关系,而是与所拥有的相对价值有关系。我在期待明天是否能得到免费午餐的时候,而他却期待着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在期待国家与社会提供免费的医疗、免费的教育,而他却期待着捐助贫困学生,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心灵满足。
从蹒跚学步,到自由飞翔,爱着我们的父母,同伴,爱人。为人父母,我们不是养儿防老,不是传宗接代,而是一个生命的诞生,成长,我们付出爱,与他们同行一段美好的时光。
这生命的美好,是幸福的一部分,我们参与其中·······
那个放羊娃的故事虽已久远,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娃——放羊········我们在一笑而过的时候,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不也是放羊娃吗?如何跳出这怪圈,不是把职业从放羊变成造手机就成了,而是在放羊的时候学着唱歌,娶了媳妇生了娃之后可以带着娃,能欣赏美丽的草原,能体会这日出的美好,把过程和目标增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如此,我们在做的事情,就会变得美好,我们能做的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可爱。有事做永远不会成为糊口的压力,不会成为煎熬的岁月,有事做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是能量传递的途径,有事做是生命宽度的延展,是人生意义的体现。
有事做,他必须,必定是热爱的事情。很多人认为当下的事,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并不是他的人爱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爱一行做一行的成就,却遍地都是做一行爱一行的成功事实。
眼神里看到希望的人,可以说是有所期待的人。榕树长出了新叶,我会期待它能枝繁叶茂;零越(我的公司,我一直觉得她就是我们养大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今年6岁了,我会期待她能茁壮成长,乘风破浪。
二十岁的躯体,不应该是八十岁的心,我们需要梦想远方,应该大胆地期待世界是可以用我们的心去期待,用双脚去丈量的。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