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五一,本该是出行吃喝玩乐的好日子,受疫情影响,这种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人选择宅在家里,有的人选择出去垂钓……我和夫人的选择有点特别。
在百基拉吃完午餐后,我们先是去超市买了些零食,接着找到一片旷地,来到河边,河岸上的植被丰富、茂密,一片翠绿。我们要找的禾草就在这里,它就是芦苇叶。
从我国明代开始,人们就有用芦苇叶包粽子的习俗。在古医书《王揪药解》对芦苇叶大为赞赏,认为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而且用芦苇叶煮的粽子,清香扑鼻,口感甚佳。
记得上月23号,我和夫人还有同事,就曾来过这片旷地,采摘槐花和芦苇叶。
现在我和夫人再次来到这里采摘芦苇叶。在采摘的时候,我们发现,周边的芦苇叶,都曾被人采摘过,留下的一般是些不大的叶片,为了能够采摘到更大、更好的芦苇叶。我们换了几处芦苇丛,最后我发现了一片芦苇丛没有被人采摘过,沾沾自喜。
我兴高采烈地采摘了两大把。夫人发现不对劲,之前芦苇的叶子一般比较窄而小,而且尾端是凹进去的,呈半圆状;而这里的叶子一般比较宽大,尾端是尖的,而且根茎粗壮高大。
再有,为什么别处的芦苇丛都有采摘过的痕迹,偏偏这里没有?我则坚持自己的看法,也许是没有人发现这片芦苇丛,没有遭到破坏,所以长得粗壮高大;又或者是这里杂草丛生,别人不愿意进来等原因。
为了得到答案,我们通过问人、上网查资料、搜索关键词等,结论是我错了,这不是芦苇叶,而是芦竹叶。
经历这件事,似乎自己又成长了一点点。发现一个问题,带着好奇心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纠正了一个错误认知,这难道不是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