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上海卷作文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预测——“乐于接受”与“不以为然”之辨
预测,是进化赋予人类特有的对于未来的意向活动。这种活动并非空想,“测”者,推测也。既云“推”,那就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有理有据的活动,对于预测的反思也因此获得了意义。
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简单的,甚至是天真的选择,但事实远非如此。
生活充满变数,任何人的未来都是一片混沌。人被莫名其妙地抛进这个混沌的世界,开始自己的生活,一旦我们获得反思自身存在之意义的能力时,一种畏惧和空虚将无可避免地袭来。我是谁?我该去做什么?我的未来会如何?这时,一位智者对我们的未来生活做出了预测,“乐于接受”就成了一种充满神圣意味的宗教觉醒。这种觉醒所带来的,是逆境中的无畏,是蒙昧时的豁然。上世纪60年代那混沌不清的中国大地上,无数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年轻人吟诵着《相信未来》的诗句,期待着预测中的热情而又客观的评定。因此,乐于接受预测,并非懒人的坐享其成,而是对智慧、证据与推理的尊重。很多时候,它恰恰意味着对于生活变数中99%的平庸的抗拒,而追求那1%的卓绝。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若预测中的生活并非我的选择时,我还不如让生活重新回归变数。因此,当卫律为苏武预测了“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生活时,苏武即以不应应之。我不清楚我的未来会如何,但,哪怕你推测的就是眼前的未来,我也绝不会乐于接受预测中那样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更超凡脱俗的思路就是,即便预测的是我所乐于看见的,我也未必就乐于接受它,甚至这预测就是我自己做出的也一样,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证明那就是最好的。既然生活充满变数,那不就意味着,总是可以做出更好的预测吗?每个预测本身,不正可以推测出未来之更美好的未来吗?那何不让我始终生活在否定之否定的无穷循环里呢?我固然会一直生活在迷茫的摸索之中,但相比我为此付出的超人的努力以及我不断舍弃的那些暂时的成就,这点小小的变数,又何足挂齿?相比那些实现了一些预测却反而让生活变得清白如纸,反而丧失回归变数的勇气的人,我的生活才更生活。
最后我们发现,接受预测也罢,不以为然也罢,都是人对于自身以及人类未来多变生活的一种探索。乐于接受,是生活之理性对懵懂的胜利;不以为然则是对于生活之主体的无穷潜能的挖掘。两者是多变生活中,生活着的人的理据前瞻与奋斗热情之间的自我斗争与超越。生活,也许就是在一次次地预先推测,一次次地乐于接受,一次次地不以为然,然后再来一次次地预先推测中艰难前行的吧?
后记
这是我针对今年高考写的第一篇范文,我“预测”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写一篇,用另一种思路。
不少人“预测”今年的题目还会是一个社会现象的描述,对于这种“预测”,从结果来看,似乎“不以为然”比“乐于接受”更好。我们对于高考作文的准备,应该已经到了抛弃“预测”而追求根本的方法上来了。
我在不久前的一篇范文的后记中说过,高考的作文,总是有两个关键词放在那里,一个比较显豁,一个相对隐晦。(这里的“隐晦”乃指考生对文字的敏感性而言,并非真的含蓄到需要抽丝剥茧才能发现的程度。)这个题目,第一关键词是“预测”,只要抓住他写,一般不会偏题。第二关键词是“生活”,特点为“充满变数”。对于“预测”的探讨,必须放在生活这个范畴内讨论才是切题的。
我写作初稿时,曾经用了一个达摩祖师预测200年后佛门兴衰,并将衣钵传给慧可,慧可欣然接受的例证。如果我将“生活”的含义泛化,那么佛门典故也是一种生活,这个例证也可成立;如果我恪守“生活”指的乃是日常普通人的生活的话——这也是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的——那这个例证就脱离了本题规定的范畴了,所以我最终舍弃了它。因为,我要写的是适合学生学习的范文。
本文的第六段,是我专门开辟出来的一段,为此我牺牲掉了篇幅的精简。800字的作文,变成了1000字。
不过有舍才有得。一方面,我很想为学生演示一下“思辨”的正确方法。
所谓“思辨”,查一下字典就知道,指得就是“纯粹思考”,相对于“经验思考”而言。也就是我们理性地推理,从已知获得未知。这种方法排斥隐喻和例证,表现在议论文中,就是一连串的因果推论,而不使用例证法或者比喻论证法。
打个比方来说,当我们要证明“三垂线定理”时,我们是作任意符合条件的图形,通过线、面的垂直关系来证明的。而不是说:我测量过100个这样的图形,他们都是符合“三垂线定理”的,所以“三垂线定理”是对的。这种举例的方法,在纯粹理性这里,是行不通的。
目前很多人都在讲“思辨”,弄得人人都充满着哲学家的气质,但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清楚何谓“思辨”,我甚至还听到有人做过“事实思辨”(还是叫“实证思辨”,或者“经验思辨”,我记不清了)的报告。
另一方面,正好我校一位老师要开设相关的作文公开课,我顺便为她提供一点可以参考的范例。
本文在结构上,用了便于学习操作的先讨论矛盾的一方面,在讨论矛盾的另一方面,最后讨论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的形式。希望对下一届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