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儿是别人家的,儿媳才是自己家的。”一位近60岁的老太太说。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虽然听过太多次,但当它从一个母亲嘴里说出,还是针对自己的女儿,我着实感觉到了一丝凉意,内心无比悲哀。
这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老公去世之后,跟着儿子来到城市,从洗碗工做起,保洁员、环卫工,到相对轻松的保姆。工资从1500元,挣到了2200元。为了挣钱,任劳任怨,即使有的雇主不给吃饱饭,她也不吱声。
每个月的工资到手,她拿出200,用来买烟和水果,其余的全给儿子,去年给儿子买了一辆车,现在准备一起挣钱买房。
她拿出儿媳买的衣服一边展示,一边说:“儿媳嫌我买的衣服贵,说以后不要自己买衣服了,我给你买。你看她买的衣服,没有一件超过50的,我都不爱穿。反正我现在挣钱了,我想买件好衣服,我就自己买,不听她的。”
她对儿媳的印象并不好,说刚嫁过来的时候,俩人经常吵架,儿媳骂人的话特别难听。后来她出来打工,挣钱给他们买了车,儿媳的态度好了一些,偶尔过来看一下。“不过不论她怎么对我,她是我家的人。”
2
我问:你女儿呢?
她答:女儿在乡下。我把家里的地留给她种,一年能挣1000吧,从来没想着给我,这件事我都不敢让儿媳知道。
她对女儿说的最多的是,女儿就知道想着自己的小家,对她付出太少。即使是她在外打工,女儿也从来不打电话,本来应该浓情的母女关系,冷淡得像一块寒冰。
有一种母亲,骨子里认为自己白白给别人家养了个女儿,对方长大后就应该好好回报,而对儿媳,就像捡来的便宜。
3
在农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养儿防老。随着社会的变化,现实早就改变,落后地区的空巢老人,孤独老去的晚年生活无比苍凉。这位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妇女,也早已看透:靠儿子儿媳养老已经靠不住。但儿子比女儿重要的思想,却从未改变。
“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弟弟在外打工,弟媳一天都不给父亲做顿饭,瘫痪在床上的父亲活活被饿死。”讲到父亲的经历,她显然明白:“所以不论我对她再好,儿媳也是靠不住的。”
但因为在她的观念中,儿媳是自己家的,所以竭尽所能,将自己的所有都全盘拿出,倾情奉献。她以为自己可以一直当保姆直到老去,却没有想过,会有那么一天,自己没有体力再去工作。
可怜又可悲。
4
我也是女人,她说。父亲瘫痪在床的时候,因为自己是外人,再加上老公也瘫痪,所以她选择照顾老公,而舍弃父亲。但是却一直在责怪女儿,只知道想着自己的家庭,不晓得孝顺。
我们总是用双标待人。其实,女儿是她的复制品,只是在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阶段。虽然现实中,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很普遍,但是同样作为母亲,真的是无法接受,“女儿是给别人养着”的这种观点。
女人,从来不是谁的附属品,她从出生开始,就有自己的人格,她不属于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人,她只属于她自己。
想要什么样的孩子,首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母亲。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擅长数学爱弹钢琴,把三个女儿和儿子都送进了名校;林微因的父亲带女儿周游欧洲,让她去外国学习美术;英国王妃凯特的母亲为了让女儿上贵族学校,放弃英国航空公司的工作,自己创业,成为富一代。
之所以女儿成了名媛,是因为在母亲们的观念中,女儿没有归属权,她们给出的是良好的家教,温馨的环境,和可以支撑他们开拓世界和眼界的财力和支持。
马上母亲节了,并不是生过孩子的母亲都值得赞美,真正懂得养育孩子的母亲才值得尊敬。只有真正地付出过爱,才能收获到爱。
有的母亲,伤女儿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