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没有像今天一样随处可见的图书馆。但是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书对知识传播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古人会藏书——收藏图书典籍。广为人知的藏书楼就是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其规模之宏大,藏书之丰富,令人惊叹。中国古代的藏书可以分为官方藏书和私家藏书,以及介于二者中间的书院藏书和寺观藏书。天一阁便属于私家藏书。私家藏书自成一类,可见其历史影响之大。
“唐宋以后,雕版盛行,得书较易,私家所储,将埒秘府。”明代随着刻书事业的盛行,图书流传愈广,书值愈加降低,读书治学之需求更高,因之私家藏书更盛于前朝。明胡应麟已经把当时的藏书家区分为几类:“列架连窗,牙标绵轴,务为美观,触手如新,好事家类也;枕薷经史,沈湎青缃,却扫闭关,素鱼岁月,贯鉴家类也:至收罗宋刻,一卷数金,列于图绘者,雅尚可耳,岂所谓藏书哉。”此足见当时私藏之盛。据清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记载,明代藏书家有230多人。另据今人范风书《中国私家藏书史》之“中国历代藏书家人数统计表”,有明一代私家藏书人数竟有897人,超过以往任何一朝。
而明代的私藏书目,据今人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之“明代私家书目简表”统计,有明确文献著录或记及明代私家藏书目录、藏书题跋者,共有一百六十七种。其中又确知有刻印本或抄本流传存世者为四十八种,几近全部的三分之一,这是中国目录学文献的一宗宝贵遗产。总体上说,明代私藏目录著录比较简略,绝少提要(仅《百川书志》有简单提要,且多有漏略),许多书目是不题撰人,仅列书名、卷数或册数,如《晁氏宝文堂书目》,《赵定宇书目》等。
关于明代私家书目的具体数量有很多种说法,据汪辟疆先生《目录学研究》“私家目录表”统计,今可考者有41种,存者20种。今人范凤书先生《中国私家藏书史》之“明代私家书目简表”中有明确文献著录或记及明代私家藏书目录、藏书题跋者,共计有一百六十七种,但不著存佚。张雷先生《明代私家藏书目录考略》。中考察书目有一百四十七种,存者二十五种。综合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得明代私家书目133种,其中现存可见者21种,但仅此21种中就有疑似伪书伪本五种。
有明一代,私家书目数量甚多,但大都散佚无存。今传者十不存一,却又有多家为伪本伪书。其作伪之由,或出于厚古薄今,或出于托名争胜,或后人好事妄补,原因不一。且明代私家书目编撰较简单,大多亦非精良之作,现存文献对其记录亦不详,人多不识,故亦容易造伪。有的伪本伪书前人已经发现,并有辨伪文字问世,但其辨伪成果或因年代久远,或因所载刊物较为偏僻,或因个人理解不同,原因不一,但结果类似。如明代现存最早的一部私家书目叶盛《篆竹堂书目》,著录方式别具一格,可谓第一部真正的版本目录的《会稽钮氏世学楼珍藏图书目》;著录非常丰富的无名氏《近古堂书目》;以记载珍本秘籍著称的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等等,每每仍被学者征引,继续以伪为真,受其蒙骗。
私家藏书历史影响很大。第一个方面体现在:官方所缺,而私家独有。官方的藏书机构一般比较显眼,所以在朝代交替或者政权争夺的战争中,容易被人为地破坏,所以有的书籍难以保存,而一般私家藏书名气较小,场所相对隐蔽,反而有利于保存。而且官方藏书有很强的政治性,有些不适用于文化大一统的书籍往往会惨遭销毁。私家藏书就没有这方面的弊病,而且有些藏书家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把不为正统所容的书籍珍贵地保存起来。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再加上项羽放火烧秦宫室,这无疑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官方藏书。但还是有儒生把先秦经典保存在家中,使之得以流传后世。显然,私家藏书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其对官方藏书的补充和支持。
第二个方面是编排细致、书籍质量高。私家藏书虽然有的规模不大,但是为了方便利用,藏书家对自己所藏之书一般都会编制目录、撰写书目提要,这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其次,书籍流传中的版本问题也为藏书家们所关注。尤其是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书籍流传的版本日益多样,不同的版本有时会有优劣之分。所以,拥有一定版本学知识的藏书家们懂得在比较之后留下善本。此外,藏书家们还会对书籍进行校雠,订正不当之处,弥补缺漏,争取提高书籍的质量。比如南宋朱熹,他藏书丰富,同样也擅长和注重校勘。这些都对古代书籍的流传意义非凡。
第三个方面是有助于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私家藏书相当于私人图书馆,他们不全对外开放,但毕竟是在民间,比起官方藏书,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接触到。而且如果家中有藏书,那么藏书家可以利用自己的收藏进行研究和创作,例如进行私家修史。同时丰富的藏书也为藏书家的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南宋诗人陆游便来自一个藏书世家。而且,私家藏书兴盛之地,学术文化一般较为繁荣。比如,清代浙江私家藏书发达,从而孕育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浙东学派”。以上便是私家藏书的三个厉害之处,这当然不是全部,私家藏书还有其他的特点和影响,诚然也不免有不足之处。不过,总而言之,今天人们得以学习悠久的中国历史、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功劳来源于历朝历代的私家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