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的街头,我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个视镜,巧妙地将街道两边的景色融为一体。它帮贪婪的我,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了那个我所经历的瞬间。
拍照的瞬间是一个“特殊”的时刻。
如果镜头后是自己,我们必须做一番准备,经过一番思考,甚至举行一个仪式。面对镜头,我们需要“搔首弄姿”,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留给未来的自己。
如果镜头后无关乎人物,那我们也希望将自己目力所及的一切美景收进镜头。当然,很多时候并不能实现,这样,我们就会进行一番取舍。“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阳光清风、树影婆娑,不同的人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往往也会传递出不一样的情绪。
这就是摄影的美妙所在。是记录,也是创造。
与面对镜头一样,当我们面对镜子的时候,也会看到或美、或丑、或不美不丑的自己。有时候会觉得,还挺不错的,有时候又会觉得,怎么哪儿哪儿都不好看。
摄影能够将这样的瞬间或情绪记录在胶片上,而镜子,会记录在你的心上。
无论是现实还是想象,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转为超出意料的惊喜,也可能演变成一种恼人的做作。
这让我突然思考起,镜像与真相、代表与真实、情绪与理性、独立与依附的关系。
杨绛先生写过一篇《镜中人》。
她说,“我屋里有三面镜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也不同。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还有一面最老实。”这一语双关,说的是真真实实的生活日常,也说出了镜子背后的情绪折射。
在她的小品文里,讲了一个郭姓“老妈子”的故事,有贪婪、有自负、有可悲、有可怜,完完整整的人性。“镜子里的人,是显而易见的,自己却看不真。一个人的品格——他的精神面貌,就更难捉摸了。”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与在镜头前展现自我一样,镜中万象,也是我们不经意间投射出的部分。而人最难的是认清自己。
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吗?
在别人眼中,我们是真实的自己吗?
库利先生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阐释了“镜中我”理论的意义,人类都趋向于在人与人的社交中不断改变自己,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这是人类的社会性质。——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别人”的影响,遵从社会的“看法”,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不断地探寻自我、探寻内心真正的归属感。
到底应该遵从,还是叛逆?
人类的社会性质无可厚非,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有人群,就会有舆论,有争议。为了不让自己活得太累,遵从可能反而简单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正确的生存方式。我们毕生都在追求真理,追求所谓的内心成长,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难道就因为一个“镜子”,而放诸脑后?
无论如何,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追寻真正的精神,“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