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规则、定律、结论的牢记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大量事实、事物、现象的思考及理解来进行记忆。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从现象中认识到抽象真理,有如下
1、提前阅读,积累知识储备。
在即将学习新知识前,推荐学生看一些与知识相关的科普书籍,接触相关的事实或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将已经认识的现象和事实进行提取与课本出现抽象知识相结合,从而总结出共性,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首次学习时就要贴近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导入课题,易于产生知识迁移。例如在五年级认识负数时,先让同学们试着像气象员那样播报天气预报,在回忆中、完善中一步步探究真相。课堂上重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本质,设计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的环节,在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抽象真理会更明确。例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当多边形内部钉子数一定时,探索多边形边上钉子数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利用钉子板自主探索,统计表格数据,思考计算,进一步接近规律,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让自己信服。
3、设计合理有效的练习。
如果说新知识的讲解是首次学习,学生还不太重视理论的重要性,那么练习就是对知识中存在的规则原理一次次的深化,用的多了就发现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则,就会被记忆了。另外,设计练习要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吸引兴趣,更能体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实践,那样的练习会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
4、训练学习的思维能力。
开设专门的思维课,例如有逻辑分析、知识探究、寻找因果关系等,训练思维习惯,将学生带到思维的源头,观察现象,了解因果关系,使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