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一首《敕勒歌》仿佛将我们带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青青的绿草,白白的羊群,伴随着牧羊人悠扬的马头琴声,如天上的白云一般缓缓移动,这画面太美了。
《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扰。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豕、犬、鸡。豫州地处平原,以农耕文明为主,六畜多以圈养,间或少量放养。游牧民族则以牧养马、牛、羊为生。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从游牧文明慢慢转向了农耕文明并一直保持下来,之后即便游牧民族统治了农耕民族,也会接受并开始转向农耕文明。比如元朝,清朝。
马作为古代的重要军事装备,在战争中起到很大作用,所以历代帝王都对马很重视,有一个成语“千金买骨”说的就是古代帝王为了得到好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千金买骨”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一》,说的是古代一位君王喜欢千里马,三年了连一匹也没得到。一个侍臣便主动请缨去为君王买千里马,结果花五百金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
既然如此重视马,古人就不会随便杀死马,更别说吃马肉了。供肉食的动物就锁定在了牛和羊身上,祭祀时也就是使用牛和羊了。
甲骨文中的动物字大部分都是取它们的全形,但是“牛”字和“羊”字却是以它们的头部作为特征来刻画的。牛角尖向两边上翘,羊角尖向两边下垂。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使用牛头和羊头来作为祭品。牛头称为“太牢”,羊头称为“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用来祭祀的牛羊会先关在“牢”中,待祭祀时便可随时取用。所以“牢”的本义是:从中得到的。
成语“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因为“牢”必须保证祭品随时的供应,所以“牢”也代表了可靠性,牢固,牢不可破等词语就表示了安全可靠的意思。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差别虽然很大,却是一脉相承的,都饲养牲畜,只是方法不同,这是由于受自然条件不同所引起的变革;都敬拜天地,祭品同为“太牢”“少牢”。游牧民族是不养猪的,所以祭祀时只用牛和羊。而作为农耕民族的商朝与周朝养猪,却不用猪祭祀。这是因为祭祀的礼仪是从游牧文明传承下来的,游牧文明不用猪祭祀,农耕文明便也不用猪祭祀。
到了清代,清朝统治者将祭祀用的祭品做了更改:增加了“豕”,也就是猪头,与牛头、羊头共称为“三牲”。
三牲,最早的含义,就是指三个不同的活牲畜,并没有特指具体为“哪三个”。道家文化中,以麞、鹿、麂为玉署三牲。《清异录玉署三牲》:“道家流书,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忘。”
当代民间泛指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猪和牛;小三牲指鸡、鸭和兔(一说大三牲指猪、牛、羊,小三牲指鸡、鸭、鱼)。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隋书卷六志 第一礼仪一》五帝既曰天神,理无三牲之祭。而《毛诗•我将》篇云:祀文王于明堂,有“维羊维牛”之说。
从西汉到明朝,也就是从汉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开始,一直到崇祯17年(1644年),中国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朝廷官方都以《周礼》、《仪礼》、《礼记》三经为准,官方祭祀以此为依据,祭祀太牢,就是一头牛。
由于满族文化中的司猪礼仪,和中华文化有很大差异,虽然仍继续尊儒,但是,清朝为了统治需要,将太牢改为:牛羊豕各一,并将此种太牢降级两等,实际,古代的太牢(牛)仅仅更名为“犊”,将原来的少牢(羊)和特豕、特豚合并,更名为“特”,增加了一个三牲,定名为太牢,增加了一个“羊豕二牲”,定名为少牢。实际就是把名字进行了轮换调整,合并了一些,外加两个新种类。见:《清史稿志五十七·礼一(吉礼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
《清史稿志五十七·礼一(吉礼一)》——牲牢四等:曰犊,曰特,曰太牢,曰少牢。
下期预告:发表一篇杂文,说说石狮子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