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又到了萧瑟却充满希望的年底,人们不由自主的回顾这一年的时光,成败和悲欢既留于心间也可能部分留于纸上,都是经历,都是成长。然而这篇带有奇怪“后现代主义”风格标题 ( ̄▽ ̄)/的文章却是“蓄谋已久”的。
今年夏秋,作为一个年轻的产品经理,本人在经历近半年零散的工作后,终于有幸主导一个重要创新项目。其性质接近于“从零到一”,充满挑战,又恰能一个产品经理勉强应付的过来。我意识到其中蕴含着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全程将一些自觉有意义的思考记录在本上。所以,本文是一段时间以来零散工作思考的再次梳理总结,是一直期盼完成的年度文章。十分抱歉的是,很多瞬间的灵感由于连续的繁忙工作未能及时记录下来,难免有些遗失。
完成本文既是对一段学习的正式总结,也是个人继续对写作、归纳、抽象、联想能力的训练,同时作为资历较低的新人,把它分享出来,希望与产品新人共勉。所以,除非太爱我,专家大佬们可以退散了。
另外,遗憾的告知大家,文章里没有“童话”,甚至故事也就勉强有一个,全是本人在项目中抽象出的体会、思考。而标题源于夏天忽然想起少年时的玩笑——初中背文学常识时,同学张冠李戴的创造出“***(简书隐藏)童话故事选”(原为《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正文将按照话题所属的项目阶段进行编排组织,以时间顺序展开为:需求调研与方案制定、方案汇报、进度把控、成果展示、结项总结,只是小标题将通过艺术化联想搭配文章标题。
附“童话故事选”标题意义注解:
1. 童话多富有教育意义;2. 加入个人回忆特色;3. 为严肃话题添加幽默气氛;4. 本人为“幼龄”产品经理,以“小朋友”自称,儿童需要童话;5.“选集”说明它是一段时间积累而成的并非一蹴而就;6. 此为童话,说的通通都不算数。
黑暗中划亮火柴
一次次划亮手中的火柴,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看到一个个美好的幻象,最终迎接她的却只有残酷的现实。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黑暗中的探索,进入需求调研、方案制定阶段相关的探讨。
1. 头上的辫子与心中的辫子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辜鸿铭
我们的组织氛围中,由于业务形态的原因,产品研发方向大多听从所谓“业务方”的指挥,水平和资历不够高的产品经理大多时候只需“言听计从”,最多给点技术上的建议。
这与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创造过程或存一定差异。长此以往,产品经理们,特别是新人,恐形成依赖性,削弱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能力。
有时我们可能抱怨没有研发自主发挥的空间,真到面对一个偌大的系统要建设时,又缺主意,要四处征求意见。研发等着开工,我们却犹豫不决,多谋而无断。说到底还是在业务上、技术上自身缺乏经验和积累,让人不免联系起辜鸿铭先生的“辫子”一说。想要获得决策上的自由,请先把心中的依赖去掉吧。
年轻人加紧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是真。对产品经理而言,不要总亦步亦趋,也不要一心蛮干,要听的进教导,给得出观点,该你负责的事还要敢做决定。做到像系统建设的要求一样——“弹性可伸缩”——不卑不亢,这样的产品经理便走上成熟之路了。
2. 确定不确定
创新项目的初期,首要问题是业务的不确定性带来需求的频繁变更。特别是纯研发驱动的工作,还要面临“自产自销”的尴尬压力。
案例一:存在依赖的业务条件不确定时,后续工作强制要求我们将其前置确定,如犹豫不决则延误开发进度。建议解决方案为,做出基本假设,回避纠结给出理想的方案,特别是要避免在早期过度忧虑技术细节;之后先在假设的基础上开工,做实验性开发;同时也要尽量留足后路;直到最后确定依赖条件。
案例二:工作具有创造性,领导在初期指示也不足,大家在发散讨论中抓住的方向可能偏离领导原意。建议解决方案为,即使考虑不周,也要提早汇报工作方案,以便及时纠偏。同时这也是在为领导每步决策提供助力。下一章将详谈。
Nyc曰:一个产品经理一定想不全所有的对策,在与团队中不同角色的沟通中充分碰撞,甚至是汇报时领导的建议,都有可能带来思想的火花,善于抓住他们,不要放弃探索下去,或许就能发现另一片天地。
讲好你的一千零一夜
宰相的女儿通过不停使用“下回分解”法讲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化了国王,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无数无辜女性。下面我们来谈谈怎么和领导“讲故事”,关于汇报的问题。
1. 请先做好心理准备哦
Nyc曰:通常来讲,首先,越高领导越没耐心听完你说话;其次,越高领导脾气越大。
这很容易理解,“革命的分工”不同嘛。在不同的高度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在不同的位置会考虑不同的事情。所以要注意抓紧机会在领导之间插上话,把自己要传达的思想充分、及时的说出来,不然还没说什么就要被请走了。
2. 决策原理
理想状态下,一个大的系统性设计应是各级领导自顶向下进行,逐级贯彻上级精神,为下级布置任务。这样看上去最高效合理。
而实际情况是,高层给一个概念,中层没有想法,底层直接开始实施。底层每推进一个阶段,可给中层决策者更多参考,其开始有一些联想,便指导改进方案。更大的阶段成果则反馈高层,同理,其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更高层面上给出改进指导。
于是过程变得反反复复,顺序复杂起来。归根结底,是因为决策是需要依据的,而新系统“从零到一”的过程中,依据是底层执行者创造实践出来的,故而有这种反复。
这也印证了上一章所说“提早汇报”、“及时汇报”的必要性。
3. 影响决策
我们知道,自上至下治理中讲求的“帝王之术”是下级间力量的平衡。自下至上传递思想时,如认为领导的决策不合理,可将上述方法反过来运用,借平级领导间互相的影响力“开导”;或借向更上级领导汇报之机,指望更上级领导能有更多理解。
4. 坦白一个缺点
在项目最终冲刺阶段,每天工作到比较晚,于是起的也比较晚,那几天几乎总是被领导的电话叫醒,然后被询问项目一些最新信息,以便其在早会上进行沟通。由于我记忆力的衰退、繁多事务带来的淡忘,回答的经常是方向正确但细节模糊,如果在工位也需要去翻看邮件再确认。自己工作最新情况的细节不能对答如流,我对自己的表现也是不满意的。
我们的项目经理就会去预测第二天领导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提前和大家沟通准备。另外,她每天还会发出日报邮件,一方面对各方“同步信息”是项目经理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用于自己梳理。
希望今后能养成这样的意识,提前预测领导会在哪些时间点询问何种问题,理清逻辑,记住细节,准备汇报。机会不等人。
梦游仙境
仙境之路曲折离奇,兴奋与恐惧并存,会遇到兔子先生、疯帽子、纸牌皇后等等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但愿醒来后感叹是一个好梦。接下来进入正式开发阶段,我们谈谈项目进度把控相关的问题。
1. 艰难的收敛
项目进入开发阶段产品经理不会一身轻松,还会有很多障碍要你去扫清,特别是创新项目,有很多“前无古人”探索的“坑”大家要一起踩。紧张的进度要求我们滚动向前,边开发边突破下一步的障碍,确定下一步的计划。所以过程一定是在波浪式的前进,有时还可获得“如坐过山车般的”精彩体验。
曾经,我第一次参观到项目开工前,各方因为排期问题混乱角逐,不免震惊。而后一位长者告诉我,项目都会有一个“由乱而治”的过程,我的心恍然得到一些安抚。如今,我喜欢联想数学中“收敛”的概念来描述这个“由乱而治”的曲折过程,它便于可视化的呈现,如下图。
如果不是考虑到横轴下的负值问题,我们还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阻尼震动,一旦有新的激励加入系统,振幅便“死灰复燃”。
项目的“收敛”不像理想状态,不是一贯的、稳定的。眼看即将成功,人们也有可能在不断地回顾中反悔,带来大的波动。但一个成功的项目宏观上一定是趋于“收敛”的,而不会是“发散”的,否则它就不会有最终成果。
Nyc曰:项目“收敛”的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我们要把面对未知的恐惧转化为探索的动力。
2. Checklist
不知各位从上图生动形象的波动中,是否感受到“对未知的恐惧”。我是深切体验到每天都会有诸多问题等待解决,甚至有时新问题产生的速度都要超过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那么此情况下就必须要强调古董Checklist(任务清单)的重要性了。
老师从小教导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出于“锻炼记忆力”的懒目的,我大多还是仅凭空记作业。初入职场工作,遇到的大多任务、会议复杂度不足,也仅需脑记即可。现在可不行,每次都能列满一面纸,然后和大家用几天时间“消化”。
它的形式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我说的都像是废话。。。就写一二三四就好,然后做完的打钩。只不过由于我沟通的团队太多,以及一些人是资源瓶颈(超忙),所以我可能会在任务上加上找谁,以及什么时间结点。
3. 再回首
如果没有参与这样一个完整的项目,如果不遇到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也就不会学着去解决它们,那就不会有成长,不会有此文。实践能创造“意想不到”,于是你才能获得新的思考。
面对这些问题有的时候感到疲倦,有的时候又会感到兴奋,有时也会气愤,有时又只有无奈。在这一层楼中,我距离自己团队中的各角色都不会超过50米,但因为探求真相的急切心理,真的经常是跑着步去找他们。每划去一个问题,便感到向“已知”又迈进一步。每天在这小小的楼层中,估计也只会看见本小朋友在一帮慢步的“老干部们”中跑来跑去。
在过程中我深感前辈们对我的照顾和宽容。我也努力尝试摆脱依赖,尝试从说服第一个不好惹的角色开始,尝试一些小事的解决不必劳烦忙人们;我希望为团队承担更多,希望能为研发分忧,为项目经理分忧,为业务方分忧,为领导分忧,去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
Nyc曰:早期项目不明确时,领导多监督关心是好事;后期方向明确后,领导多放任自主是好事。
别当丑小鸭
虽然丑小鸭通过自己的坚持找到了天鹅群,终于被识别出天资,但是如果一开始能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内在品质,则不会受到那么多不公正待遇。下面让我们进入产品发布前阶段,来谈一些辅助技能。这些事情可能与公关、商务、运营相关,但是它们影响到开发进度,而且作为一个创新产品一开始恐怕没什么人来照顾,所以产品经理有责任了解。
1. 宣传
Nyc曰:宣传上要主动出击,否则贻误战机。(就是说要早有准备,不要等所有竞品都让用户觉得很牛逼之后,你再被迫跳出来说:其,,,其,其实,我们也挺厉害的。)
宣传的短期目的,对我们来说主要是但不限于以下两点:一是,让用户尽可能多的了解甚至认可你的产品,引发“自传播”,产生舆论热点,最好压过竞品;二是,利用一的效果配合产品上线后的实际成果从高层获取资源,为这个创新产品步入正轨做准备。
宣传的时机很重要,通常来说要提前,但正式发布时间却不一定一致的早,比如我们,可能考虑到和竞品拼注意力,但视具体情况而定。
宣传的内容不能过于拘谨,要给用户希望和充分的想象空间,有的时候甚至要有一些“不要脸”。(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一些夸夸其谈见怪不怪、理所应当,但对于我这种“睚眦必较的猫头鹰”来说,偏离已知、可控的事实让人十分惭愧。)
2. 顺势而为
项目“由乱而治”逐渐“收敛”的过程中,宏观上来讲,方向最重要,它决定这件事能否做成,是否有社会价值、商业价值。方向正确,细节上的凌乱就如同“风中沙”(上一章开发过程中的那些问题),起风后曾经再散乱也都飘向一处。
微观上来讲,竞争情报、审时度势最重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体现在很多方面,举一个简单例子——产品的发布时机。
小学的一件事一直让我津津乐道——小学毕业典礼结束大家分别前,男生们聚在一起玩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群体“波波攒”游戏是我发明的那款。该产品在我小学四年级时的发布就是一个经典范例,哈哈哈。
模式简单、便于记忆与传播,遵从主流操作同时又带新鲜感的产品设计是这款游戏成功的关键。但除此之外,我偶然了解到同学的新品发布计划,对发布时间做微妙滞后,进行产品导入期的“覆盖”,并且选择课间操时只有几个请假同学在班内情况下进行预推广,检验了产品设计可靠性,收集了用户反馈。之后其在我的推动下顺利“自传播”,并在玩家参与下细化出一些新式玩法,直至毕业的未来近三年一直保有极佳的市场占有率。
当然,作为一款社交游戏,随着毕业后用户群体关系的瓦解,它也走到产品生命的尽头。如果其能跨年级传播,或者被同学传承至中学,则有“薪火相传”的可能,但我自觉其没有如此优秀(也是社交产品的固有属性所致,换了圈子一切重来),即使有延续也不会长。不经意间,我们观察完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ヽ(≧∀≦)ノ。
王子与公主结婚了,然后呢?
这是小时候我们都知道的童话套路,后来我们知道结了婚也是可以再离的。现实总是不如童话浪漫,但是最珍贵的还是大家一起经历的过程,不是吗?那就让我们进入结项复盘阶段吧。
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仍期待着,把一切从头来过。——《等待》
1. 我写在官方总结中
产品设计始终要遵循用户体验第一的宗旨。尤其是当我们与用户的接触延伸到线下时,体验更为直接,需求也就更为迫切。
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业务上,体验的指标经过努力总是可以更进一步,但是指标并不能代表一切。特别是到了线下场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
2. 关于合作
不可盲目信任合作对象。引用一句国际政治领域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即使内部合作,对于“跨度过大”的大企业而言,沟通时对系统流程的不同理解,对发展规划的不同信念,对各自利益的权衡都会拖延纯粹的研发效率。这在“从零到一”创新的前期往往不易浮现,而在“到一”有成果之后恐难以避免。这是企业会存在“科斯天花板”的真实表现。
不同部门分工不同,自然有人手握固有的资源优势。羡慕别人的时候别忘记低头看看自己手中有什么,以备走好后面的路。
3. “有问题随时沟通”
这是我们沟通中常说的一句话,但是有一些事情对方就是不会直接告知。一些考虑欠妥带来的微妙不满可能日积月累在对方心中。在未来的关键时刻,比如双方产生分歧时,就会带来阻力。
该观点不仅针对个人,同样适用于团队,而且由于群体中人与人会相互感染,这种效应会被放大。
4. 不变的是改变
业务的发展促进产生系统建设的需求,系统建设到一定程度又势必需要组织架构的调整,最后组织架构的调整又反作用于业务发展(当然,调整的初衷就是保持发展的健康、可持续)。
你们或许注意到,业务的发展也可直接促进组织架构的调整,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从研发侧封闭的来看待,那得到的就是下图这样一个简单完美循环。
后记
首先,还是要值此机会感谢。感谢领导们给我实践学习的机会和指导,感谢团队同事们的包容、建议,感谢所有合作方们的配合、协助;还要单独感谢项目经理姐姐,只要你在身边项目就有安全感,虽无更多机会请教,但一起工作中的言行便映出了我需努力的方向。大家共同尽心的创造,使得这个项目毋庸置疑的取得喜人的阶段性成果,也有了本文的诞生。
其次,童话本助于树三观,如仅停留在故事层面则缺乏意义。没有切身体会,对着这满纸荒唐言(没什么事例)恐难以领悟其中辛酸泪,只有实践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希望本文能坚定我们的信念,坦然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
最后,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本项目在一个阶段后没有由我继续推进下去,然而不必急于论一时之成败,特别是有些事情实属大家都左右不了的。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经历、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机会才更为宝贵。一切过去皆为序曲,对于我们当前的事业,我预感其具有宏观方向上的正确性,因此所需的就是保持信心,等待机遇。新的一年期待迎接新的挑战,也盼望能在这里继续分享新的思考与体会。
好了,我要去告诉小伙伴们,我们的“童话故事选”著成了,最后用项目经理姐姐的一句话来做结吧:
方法比困难多。
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