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群
9月11日下午,我参加了北辰区辰昌路小学的教师暑期读书交流展示活动,聆听了13位教师宣讲的读书心得。整个过程,每位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有理有据、有张有弛,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和老师们开展了“假期共读”活动,听着每位教师的宣讲,我更倍感亲切。
在我看来,此次辰昌路小学的暑期读书展示活动,比去年同期举行的读书展示活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集中表现在:老师们对所读书籍领悟的更加透彻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更加紧密了,语言表达也更加鲜活了。之所以有这样好的效果,是因为:书都是老师们自己选的,很贴近他们的教育教学实际,更有利于老师们联系教育教学实践认真阅读。同时,参加展示的13位教师都是通过小组读书交流后推荐出来的,读书心得的质量都很高。
活动结束后,在离开辰昌路小学的路上,我思索着:教师读书应该有“源”。一股来自于所读书籍本身,另一股应该来自于教师的背景知识及实践经验,只有两股“水源”融合在一起,读书的效果才会显现,写出的心得才会深刻。正所谓有“源”才有得。
通过聆听老师们的读书心得,我觉得老师们是通过如下做法使两股“水源”融合在一起的。
一、联系——水源得以相会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读书亦是如此。教师读专业书籍应该主动将书中的观点、理念、策略等与自己的背景知识及实践经验建立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两股水源相会,最终变成一股水源——教师知识与经验的重组。有了这样的体验,教师的专业素养才会不断升华。
本次读书展示活动,老师们的读书心得大多体现了这一点。他们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或反思、或批判,使认知水平得以提升;他们将书中的方法、策略、实例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联系在一起,或分析、或阐释,使教学手段得以丰富。如郭甜老师在宣讲中将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策略与自己作文教学中的策略联系在一起来谈,让听众感到具体而又生动。杨欢老师在深刻领会于永正老师的“君子行不言之教”的教育主张之后,畅谈了自己的为学生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词的具体做法,等等。
二、故事——水源得以激荡
什么东西可以快速传播?答案是故事。好的作品中,往往有很多吸引人的故事或者案例;善于总结的教师,也往往会积累很多妙趣横生的教育故事。在读书时,善于思考的教师会将书中的故事或案例与自己积累的故事或案例进行对照,通过对照,往往会产生思想的碰撞。正仿佛两股水源初次相会后会激荡起绚烂的水花一样,这种碰撞与激荡必将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洗礼。
本次读书展示活动中老师们都非常善于讲故事,而故事的背后是他们读书与实践的深入思考。如许玥老师在宣讲中向我们讲述了她为数学学科教师选取《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这本书的经过,整个过程既有她的思考,又有她的行动。年轻的教师能够有如此的思考和眼光,前途必不可限量。又如,英语学科的李欣艺老师在向我们介绍所读书籍中“激情引趣、引人入胜”的教学策略时,向我们讲述了她创建“嘻哈课堂”的教学故事,听起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虽然我认为她创建的“嘻哈课堂”还有待商榷,(因为教育教学不同于休闲娱乐,快乐教育不应是浅表化的快乐,应追求触及灵魂及思维深处的精神愉悦。)但是,作为一名年轻老师能有如此改革与尝试的勇气,本身就值得肯定。
三、表达——水源得以贯通
流畅的表达背后是清晰的思维。教师在读书时准确领会书中要义,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及实践经验,用读后感或读书心得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来,既反映了教师的读书能力、思考能力、文字功底,也是教师读懂一本书的重要标志。正是这种流畅的表达使书籍本身之“水源”与教师的背景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水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令人欣喜的是,本次读书展示活动中,老师们做到了。集中表现在老师们做到了“点面结合”及“事理结合”。如魏莹莹老师在宣讲她的读书心得《他是这样教语文的——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感悟》时,将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方法概括为五个方面: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读写结合、教育之道。然后在每个方面选取一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阐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足见老师对这本书的深刻理解。又如陈鹏老师在《〈当代艺术与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心得》指出我们现今中小学美术教学注重绘画技巧的教授,忽视作品欣赏的引导,我们应当借鉴美国儿童美术教育中注重作品欣赏引导的做法。他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向老师们介绍了作品欣赏的重要性,整个过程事理结合、有理有据,展现了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到的思考视角。
通过参加辰昌路小学的教师暑期读书展示活动,我深深的感到教师研读的重要性,读、思结合、研、行结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辰昌路小学正在践行这条路径,并已初见成效。尽管还存着些许瑕疵,如:对读专业书籍的目的还应更明确,对读专业书籍的方法还应更清晰等等。但瑕不掩瑜,重要的在于他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尽管艰辛,但前途光明,假以时日必将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