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逆向设计的过程——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后,书中提供了一个模版,将这三者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对照这份包含设计的模版,我开始审视我们的单元教学是否关注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我翻开了备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实际的研究学习。
首先在三年级语文第一册中,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根据导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完成填空,背诵全诗等。所有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基础、阅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单元中,理解的大概念分为几个层次,主要的评估方式为“字词掌握到音形义”考评内容为“会默会用”,课文有“诵读,背诵,熟记”三类,这是不同程度的理解所得到的预设结果。最后,学生通过这些学习内容,将会获得怎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则体现在目标的最后一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懂得热爱生活,孝敬长辈,关心他人。”
以第一课为例,对于学生可能出现误解的预设,在“不加字,不漏字”读课文中可能会出现,前两节最后一句分别是“天色已近黄昏”和“花儿已姹紫嫣红”,而这句句子“海面上风平浪静”是没有“已”的,学生可能会延续上面的句子加字,要提醒他们注意。同样的,把词语补充完整时,应当引导学生寻找这些词语构成的规律,但不应该出现主谓结构这样的术语。这些都是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和考虑的。
UbD除了模版,同时也配备了一套设计标准,与逆向设计法的各个阶段相对应。该标准为设计过程提供了指标,用于单元设计的质量控制。他提倡在设计草稿中的自评和互评,强调使用设计标准定期评审课程的重要性,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书中有一份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他按照设计的三个阶段,对“营养”单元进行了初步设计。评估作为教学目标,有助于聚焦教学重点和修订之前的课程计划,因为它们用非常具体的细则明确了我们希望学生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因而,教学可以背理解为“使”这些表现性行为得以发生的过程。鲍勃.詹姆斯的设计,初步呈现了逆向设计的概貌。我从中发现他把教学方法和资源材料的选择放在后面,教材的角色渐渐从主要资源变成支持材料。逆向设计思维体现在,其所制定的长期目标比传统教案更加明确。我们是否真的能通过自己的尝试,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脱离“教书匠”,真正成为一名教学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