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见于《论语.为政》篇,是儒家核心价值观之一。
首先,孔子所谓“君子”为何?《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一百余次,有两种含义:一是与小人相对,以德言,是“有德之称”、“成德之名”;一是与野人、鄙夫相对,以位言,指贵族。但从历代注疏来看,主要是从德的角度来做解的。
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象征,代表着社会群体对于人的所有美好的行为举止、言行品格的向往。学为君子,养成理想人格,就当如《孟子.离娄下》所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自觉地凭借自身的德性行为,证成其人之为人的独特价值。
《论语.为政》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味依赖制度,人就容易失去为自己行为的后果主动担责的意识;反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引发人自发向上的良知良能,更有助于祛恶扬善。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进步最终还是得依靠和体现在人自身的进步上。
其次,“君子不器”的“器”,一般解作专业知识、具体技艺。
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的解释是:“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
朱熹在其《论语集注》中有“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的论述,他以人的“一才一艺”来比喻“器”,并联系到君子,意即君子应当“不器”。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认为,君子不应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各周其用,限于一才一艺的专才,而应努力做一个博学多能、无所不施的通才,“通瞻全局,领导群伦,尤以不器之君子为贵”。
知识固然重要,但就君子人格而言,德性才是衡量标准。君子之为君子,不以器用知识成其名。
人们学习知识,往往不是为了知识本身,而是把知识作为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这在儒家看来,比知识本身更容易阻遏人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儒家严于义利之辨,并非否定功利,而是认为功利的获得应服从于德义的原则。
然而,在现代社会,知识而非德性更能对个人和社会生活发挥支配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功利、欲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样,人们关注更多的,不是君子如何不器的问题,而是如何成为更有效用的器的问题。
进一步的,日趋细密的专业分工,使人们专注于某种技能的发展,整体的人变成了碎片。网络资讯的发达,零散琐碎的信息,更加剧了这种碎片化。
如果从儒家立场出发,如何回应这种挑战?
孔子注重教育的主体性和全面性,设立“文、行、忠、信”科,“文”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行”即实践、技能、技巧;“忠”指通过自我学习修养,使“仁”逐渐成为自己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信”即诚信,它是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准则。
《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即知识技艺。修德并不排斥器用,关键在于不遮蔽于其中,能随其所用贯通德性的精神。
在现代社会,君子必先成器,而后才有“不器”。(18.9.20《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