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两名学生,三种琉璃世界,艺术世界应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每个人的独立思想便是其中的灵魂所在,当三种灵魂碰撞在一起,是融合是冲突是惊喜还是?我们很好奇,于是找到了他们。
匚 三人三色一起干
老师李罗维,40岁,是三人工作室“维物”的创始人,为人风趣幽默,我们到时,他恰在与两个年轻人闲聊八卦,见到我们也是相当热情。在他旁边的这两个年轻人,便是他的两名学生,傅如涛和汪昀。
老师喜欢打趣探听两个学生的八卦,学生毫不避讳地直呼老师“老李”,聊天、喝茶、闲聊、下馆子,在这里,他们是朋友,不是师生,这便是他们的日常。两个学生就住在工作室里,每天专心在工作室钻研琉璃技艺,于他们而言,这里就是家。
傅如涛和汪昀今年24岁,从毕业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一直跟李老师运作“维物工作室”,这样的表述可能有些不合适,用李老师的话来说,他们不是跟着他干,而是一起干。
他们三人的风格是不同的,李老师喜欢古典,傅如涛偏欧美、抽象,拥有理性的细节主义,汪昀偏日系器皿,崇尚中庸之道。但在这里,李老师给了两位学生足够的发挥创造空间,“我支持他们,你去试嘛,我们这俩孩子其实都挺固执的,他有他的点,我觉得是好事。”
三人分工明确,作为中国美院高职特种工艺系的老师,李老师在陶瓷和琉璃方面的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在工作室更多的是一个指导、审美把控的角色;两个年轻人正值学习探索的关键时期,钻研琉璃技艺、打造产品是他们的职责。
匚 琉璃未知最是迷人
湍急小溪终将汇聚汪洋,引导让这三个人走到一起的,则是琉璃的魅力,其中,琉璃的未知性更是迷人。
琉璃的未知在于它的颜色,单色琉璃尚在掌控之中,多色混合则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同颜色相互搅动,引发“琉璃呼吸”,也就是会生成很多细小的气泡,这些气泡非人为可以控制,正是这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了琉璃的最终颜色与提前设想的有所偏差,虽然失败是家常便饭,但是成功所带来的惊喜感、成就感,足以让他们难以自拔。
师徒三人所有的作品围绕“茶”展开,作品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加以美观的追求。茶碗是他们从最早开始做的,从刚开始笨重的小水缸形状,到现在轻巧适手的精美外观,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接下来是茶盘、盏托等铸造类茶具,整体是一个探索、进步、创造的过程。
琉璃昂贵,倒不是说成本有多贵,关键是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消耗。首先,琉璃硬度高,打磨起来是很困难的,其次,琉璃的报废率很高,十件东西进窑洞烧,能完完整整拿出来,再经过打磨、酸洗、抛光之后最终成型的大概也就只有三件。
制作琉璃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历经雕模、翻模、脱蜡、蜡模、入窑、切割、酸洗、抛光等一系列过程,中间又分为很多细节,一件成品的完成,除去设计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匚 “匠人”是他最不喜欢的称呼
发源盛行于西方的琉璃对于一向以陶瓷为主的中国来说,还是一个神秘小众的技艺,大家对于这门技艺的认识微乎其微,而适合中国市场的琉璃技艺更是很少有迹可循,这也造就了其在市场上的步履维艰。
然而,所有的困难都抵不过“喜欢”二字。傅如涛和汪昀,因为喜欢,甘愿吃苦,整日埋头在工作室内打磨钻研,琉璃看上去绚丽好看,但真正的制作场所却是一片狼藉,他们衣服粘满灰尘全然不在意。李老师,因为喜欢,在琉璃制作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并为志同道合的两名学生撑起一片天。
我们想,这便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了吧,然而,李老师似乎并不喜欢“匠人”这个称号,在他看来,匠人是个太过于理想化又太过于宽泛的概念,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足够了。
“我把我的审美变成一个可以物质化的东西,就是一个器皿。然后你花钱买了我的审美,这个是我们想干的事。”他只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很小众,尽管前景并不明朗,但重要的是做的事本身,称赞也好,匠人也罢,这些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