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猎豹CEO傅盛的一篇文章《自我进化是一切》,深有感触。文章介绍的是美国对冲基金教父,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的雷·达里奥的新书《原则》。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我的题目: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
傅盛结合自己的想法,总结了四条要点。
第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塑造者(shaper)。一个人的改变如果有障碍,这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是人的思维。改造思维的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塑造者。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有自我进化的能力。动物只能靠基因突变完成进化。《原则》里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说:“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恒的事情,它驱动着所有的一切。”
看完这一段,我认为,塑造自己的前提,是正确地认知自己。正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看过一种说法,说一个人认知的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也是人的四种境界。傅盛将其简单翻译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Stay foolish),认知的最高境界。
我觉得自己前二十五年的人生就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自以为考了一个好大学,就万事大吉,不够谦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傻。查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作伙伴,80多岁时还说过,如果我不能淘汰自己一年前的思维模型,这一年我就白过了。这种向学的心态,空杯的心态,让人敬畏。
傅盛总结的第二点,进化的过程就想象自己是一台机器,处在目标—训练—结果的不断循环中。自我进化就是让机器不断在一个进化循环上。这个循环是:先有一个目标,通过机器的训练,输出一个结果。而机器本身的改进在于人的设计。对待我们遇到的问题,他认为,不要把问题看成结果,要把问题看成过程,不要担心害怕,不愿尝试,不敢犯错,而要不断尝试、训练。正如“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
第三,自我进化的最大障碍是自我(ego)。自我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因为人都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本能总是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你想找理由,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面对现实,而是充满了“我我我”——这就是自我的障碍。这种在发生问题时,找理由让自己变得心理安慰的生存本能刻在了人类的基因里。
想起了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的认知模式中存在着一种缺陷,叫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会更多地考虑到情境的因素,但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就会更多地归因于别人的本性。就比如我们在解释自己的错误时,总是能找到各种客观原因,但是面对别人的错误,却总是更为苛刻。韩愈的《原毁》也说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如果要追求真理,就应该让理性思维占主导。
最后一个,是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原则》这本书提出了自我进化的一个解决思路,就是激进地开放——多样化听取意见,实践中极度开放。雷•达里奥说:封闭的人时常打断别人发言,开放的人则善于倾听和引导对方发言;封闭的人常说,“我可能错了,但是我认为……”,开放的人知道何时陈述,何时提问;封闭的人不喜欢被挑战,开放的人永远保持好奇。
这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讨论过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换代太快,我们所认知的只是我们固有的知识体系网络,很多问题换个角度思考会有很大差别。在对我们不熟悉的事物做价值判断一定要小心谨慎。
另外,今天看了网易CEO丁磊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也给我提供了自我进化的一个方法。丁磊介绍了对自己影响非常大的两本书。一本是《基业长青》,詹姆斯·柯林斯写的畅销书。丁磊说,这本书对他的启发是:第一,没有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在一开始就拥有伟大的梦想,但一定会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和超越赚钱的使命感,这样企业才能做得更长久;第二,一家公司之所以能击败竞争对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每天都会问自己:我要如何自我改进,使明天做的比今天更好。
看到第二点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点想法,上一期的好报,写过一篇《做更好地自己——“人生意义”思索》一文,我认为,不让每一天都白白渡过,自然就会很有意义了。正如那个题目,做更好地自己,如何更好,由我们自己定义。但是当时没有考虑太细,如何做更好地自己。今天看到的这个观点给了我一点启发。
每一天给自己一点“关于明天如何改进自己”的小任务,一定要是具备操作性又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相符的小事情,每天一点点进步,日积月累,进化就完成了。嗯,明天的小任务就从锻炼身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