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许多地方都看到了《黑镜》第四季的消息,一如既往的期待。
还没来得及看,于是回忆一下第三季里印象比较深的故事。
01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泰国广告,讲述的是一个菜场老板娘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粗暴”行为被看客拍下上传后遭到网民严肃暴力抨击的故事。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成的确实是部分实事真相,而网友的臆想推论得到的前因后果却是扭曲的假象。
媒体时代,眼见不一定为实。
在这个广告中,老板娘当众愤然摔秤是因为它失准不公,霸道搬走货物是想要自己全部买下提供帮助,抬着昏迷的商贩离开则是担心其身体状况。
广告的宣传语为:人的价值,不能仅仅以你看到的画面作为评断。打开你的头脑,用智慧看见没看见的事。
退一步言之,要用理智发现有些事我们还没看见,承认它,并且接受它。
02
物理学上有个词叫视界。黑洞的边界就是视界,发生在黑洞里的事件不会被黑洞外的人所观察到。
而我们整天面对的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就像是这个新时代的黑洞,圈定了我们的视界。
当我们在收看新闻时,我们究竟是在主动获取,还是在被动接受。想到这时,脑海里闪现出了许多流量新闻,微博,微信等媒介上几十字到几百字的消息,它们最终究竟能不能把实事的真相展现出来。
明明接受的是无数碎片化的信息,但是很多人却好像对社会政治娱乐新闻了如指掌,见解独特。
江歌案中,在未公布案件原委之前,许多细节在各大媒体上被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舆论的抨击点带有越来越多的偏见,一发不可收拾。
而占据在微博热门的各类明星花边新闻,比如各类出轨事件,也在不断推翻否认反转中花式表演,我们一边成为不淡定的看瓜群众,一边成为麻木的信息输出口。
快速阅读的时代,为了博得更多眼球,煽动性、诱导性越来越强的热点文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披露一部分细节,配上一个UC部的震惊标题,激起群体的共鸣,就能得到指数型增长的关注。
我们似乎特别容易愤怒和暴躁,这是网络暴力的温床。
03
版权被Netflix收购后,《黑镜》第三季的评价相较于前两季稍有下降,不过在我看来,还是有好几集精品的,尤其对其中的第六集《Hated in the Nation》印象深刻。
故事围绕网络暴力展开。网民对于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进行批评与谩骂,利用道德评价绑架言论自由,同时添加#death to标签。黑客操纵人造蜂每天杀死一个投票最高的人。
故事的结局,黑客用人造蜂杀死了所有参与过投票的人。
这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故事。几十万人在屏幕前以为化身为审判之神,用语言和咒骂去制裁,黑客则在暗中利用科技惩罚了这些施加舆论暴力的人。
之前上映的《城市之光》也有相似的主题。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正义,整个社会都在施与暴力。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常常面临两个矛盾。
其一是沉默和发声的矛盾。在许多人急于发声的今天,沉默似乎是一个更加合理的选择,静观其变以获得更多信息,从而形成更中肯的判断。然而在信息爆炸的现在,倘若没人发声,很多消息又往往迅速沉寂,连冰山一角也窥不见。
其二是理性和感性的矛盾。常常想究竟应该带着什么情绪看新闻,感性带来偏见,理性带来隔膜。处理不当,情绪失控,不自觉间,就容易变成了心中鄙夷的键盘侠,剧集中#death to的标签令人警醒。
04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妥协和失望,对于不被理解和不被包容的个体,包罗万象、来者不拒的网络成为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然而,互联网的距离感带来的是一种诡异而脆弱的安全感,隔着屏幕,好像不必担心发表言论带来的后果,也不必严格探寻热点新闻的真相。
但就像剧中无处不在的人造蜂一样,密集窒息的信息监控才是应该担忧的隐形危险,随着科技发展,这种隐形的危险将会产生噬人的力量。
“你与恶龙搏斗时,要小心变成恶龙,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黑镜》教给我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发展,法律规范,制度优化,社会进步。然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缺口。
透对人性这面黑镜,科技映射出的不是美好或者凄凉,而是未知。
不过这集黑镜最喜欢的,其实还是女主的苏格兰口音,太酥了。
不知道大家对《黑镜》有什么特别的回忆?
欢迎留言。
喜欢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