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英文课》中的第二课及第三课,均出自毛姆(W. Somerset Maugham)的《On a Chinese Screen》(在中国的屏风上)。
坦白来说,第二课的题目——The Beast of Burden(负重的牲口)让人感觉很不适,大概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民族自尊心作祟吧,所以赌气想着就不要写什么读书笔记了,直到看到第三课——The Song of the River(大河之歌,书中译为“河之歌”)。
在读The Song of the River 这篇短文的时候,我内心就一直很惊叹,如此熟悉的画面感,仿佛很久之前就已经印在脑海里了,难道不知何时我曾拜读过么?
不对,当我终于清晰的回忆起熟悉的那篇文章,内心的震撼却有增无减。是的,我的确曾在语文课本上学过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同样是一条河,同样是一艘船,同样是一群几近麻木的纤夫,同样的悲惨与绝望。但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截然不同。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之一,完成时间大概在1873年,小学课本上采用的是美院教授吴达志先生为此画所写的解说词,最后有这样的一段总结:
"这幅画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当时,俄国的劳动人民处在沙皇的黑暗统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之下,过着非常贫穷非常痛苦的生活。这幅画上的纤夫,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劳动力,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半个世纪过去,时间来到1921年,毛姆游历中国的时候,同样凄惨的画面还在中国的大地上上演。他写道:
like men possessed, bent double; and sometimes in the extremity of their travail they craw on the ground, on all fours, like the beasts of the field.They strain, strain fiercely, against the pitiless might of the stream.
纤夫们倾尽全力弯腰向前,甚至匍匐在地如同牲畜一般,拼命与河水的阻力相抗衡。此情此景,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何异?
毛姆的《大河之歌》虽然简短,却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听觉+心理上的多重冲击,他不但成功的塑造出了如同列宾油画一般的画面感,而且让我们听到了桨手的歌声、纤夫的号子声、助威的鼓声、脚夫苦力的呐喊声,甚至还有河水澎湃以及竹条抽打裸露脊背的声音。
他写光着膀子赤脚搬运货物的苦力:
The sweat pours down their faces and their song is a groan of pain. It is a sigh of dispair. It is heart-rending. It is hardly human. It is the cry of souls in infinite distress...
急促的短句如同控诉一般,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愤懑不平。
他描写纤夫们所喊的号子:
And still they sing a vehement, eager chaunt, the chaunt of the turbulent waters. I do not know how words can describe what there is in it of effort. It serves to express the straining heart, the breaking musc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omitable spirit of man which overcocmes the pitiless force of nature.
虽然仍旧感受到纤夫们的艰辛和痛苦,但他们在困境中与无情大自然坚韧斗争的精神让作者肃然起敬,这段描写怆然而悲壮,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难感同身受。
中译出版社的这本《西南联大英文课》我刚看完前三课,但其中不约而同出现的很多高频词汇让人深受触动——despair / hopeless / distress / pain / groan / pitiless / cruel ... 在外来者的眼中,彼时中国的境况可见一斑。
结合联大南迁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课本选取这三篇文章的用意。可惜的是,80、90及以后的孩子们却无缘接触到这样的课文了。他们或许只能在小学课本里了解到他国底层人民的惨状——也仅仅是或许而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老师们的教学重点大概会是教会学生看图作文吧。
希望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课的孩子们,长大后有时间也能看看毛姆的这篇 The Song of the Ri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