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有多难?
史蒂芬·平克的观点一针见血:写作之难,在于如何将网状的思维,转为树状的结构,再以线性的句子表达出来。
而之于学习——让无数人看见就头脑发懵的单词,也是一样的道理。学习之艰,就像把棋子般零散的概念,放置在大脑这块棋盘中,再加以排列组合,得出问题的解决之道。这种从零到一,从一到无穷大的过程,正是想在任何领域精进的人,无法回避的一段旅途。
旅途终会有所收获,这点毋庸置疑。但若不提前备好装备,规划路线,熟读地图,做好后备方案。不知会耽搁多少时间,错失多少沿途风景。即使跌跌撞撞熬到终点,疲倦与懊恼的情绪,也会大大折损这趟旅程的喜悦。
这本芭芭拉·奥克利所著《学习之道》,正是学习这趟伴随我们一生的漫长旅程的指南。在终生学习这个概念越来越为人所认可的时代,能遇上如此好书,实在是一件幸事。作者曾在MOOC行开创名为“learning how to learn”的学习课程,所获好评如潮,数十万人报名参加。而本书正集合了该课程的所有精华。
单看书名,你可能会觉得书里灌满了生硬的理论与晦涩的阐述。但恰好相反,这是一本极具可操作性的实用图书,但也有着坚实的研究证据作支撑。书中所涵内容,皆来自最新的心理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成果。数据可靠,论证扎实,案例丰富,全为一个目的:教会我们如何学习。
说到学习,自然要以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举例。但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两个字——天赋。但本书却要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成为天才的天分,真正的差异出在学习方法上。很多人对于学习的认知还停留在石器时代,认为只要大量重复,不断练习就能学有所成。就像近年来被误解的“一万小时理论”一样,不循章法毫无目的的重复,不仅白费光阴,接踵而来的挫折与失败更会折损我们的信心,最终放弃学习。若想避免在这条路上磕磕碰碰,最终落入个半途而废的境地,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从根本上理解大脑是如何吸收知识。
打破误区的同时,也是建立新知的起点。我们都知道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就是专注。但专注有时也会帮倒忙。这源于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称为专注模式,一种称为发散模式。前者就像一只聚光灯,集中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后者则像一枚散光灯,打亮问题的周围环境,将我们的视角带到更宏观的层面。我们很容易理解专注,却往往忽视了发散的重要性。就像在马路上开车,只关注自己按怎样的路线能最快回家,却忽视了道路两边正横穿马路的行人。如何利用专注与发散思维,正是本书重点之一。
我们也常认为,一个人对于问题反应很快,或者能够迅速理解某个概念,就是聪明的表现。这也是一种误解。这种情况,通常只能证明某人的工作记忆区域比较发达,可以同时处理较多内容。但真正考验人学习能力的,却是长期记忆,以及提取其中信息的效率。
同时,克服拖延也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书中详述了拖延的本质:大脑不愿面对压力而做出的逃避行为。将其分为信号,反应程序,奖励机制以及信念这四个部分。通过分析拖延的发生机制,一一提出应对之策。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学习本身,甚至可以利用拖延为学习服务。
而全书最精华的章节,便是如何构建知识组块。我们常会好奇一个人脑袋里怎么能够装下那么多东西,而且还能自如地应用他们。这正是将知识点转为组块的神奇功用。组块即是碎片信息的集合,我们认知的过程即是将各种无意义组成有意义且便于记忆的组块的过程。就像字母构成了单词,单词构成了句子,最终被我们记住一样。通过集中注意力——理解基本概念——获取背景信息这三个步骤,我们便能搭建一个简单的知识组块。而无数的知识组块,则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体系。
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学习技巧可供读者使用,例如如何增强记忆力;如何利用类比与想象来深入理解某个难懂的方程或概念;团队合作和自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甚至包括学习自我欣赏。本书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亮点,全书的编排正是按照其学习理论来搭建的,不仅有充实的概念与理论,还在章节之中穿插了各种练习实践与延伸问题。这使得我们在阅读同时,也像是经历了一场思维训练,对书中观点也更容易牢记于心。
对未知的渴望,是每一个学习者的标志。但若无指引,站在起点的你,也只能望着远处崇山峻岭茫然不知所措。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无功而返,付出了同样的时间精力,却收获甚微。那么《学习之道》可能正是你改变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