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30,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前面一辆自行车骑的缓慢,自行车后面坐着一个胖胖的男孩子,看样子是四,五年级的学生。骑车子的应该是爷爷,因为岁数大了,他骑得很慢,男孩子的腿垂下来,时不时的蹭蹭地面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
前面是一个陡坡,坡度很大,我骑到三分之一时就不得不下来,推着上去,女儿也跳下来,双手拉着脖子上的红领巾,蹦蹦跳跳的自己跑上去。前面的爷爷也下了车子,使劲儿地推着车子往上走,但胖胖的男孩子没有下车,脚一直在蹭着地面。由于重心后置,爷爷前面的车把左右来回晃荡,从背影看出那个爷爷车子推得很吃力,那一刹那,很心疼这个吃力爬坡的爷爷,心中不免谴责那个四,五年级的胖男孩如此不知道心疼老人。也为爷爷捏把汗,干嘛不直接告诉小孙子,让他下来或帮你一起把自行车推上坡。也许爷爷是溺爱孙子,不想让孙子受一丁点儿累,但这样的爱无疑又是摧毁性的,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知道心疼的男孩长大了怎么会有承担起一家人幸福的责任?作为长辈,你能推得了他一时,还能推他一辈子吗?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倒行孝的社会,溺爱的隔代亲是每个家庭都有的
镜头一:
2010年12月6日,李先生去接女儿放学,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只顾摆弄玩具,一旁的爷爷提醒他说:"鞋带开了。"可男孩把脚往外一伸说:"给我系上。"老人虽然迟疑,但还是弯下腰给男孩系上了鞋带。
镜头二:
2013年4月10日,公交车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背着孩子的书包,双手吃力的握着扶手,七八岁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我们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24小时陪伴孩子,这就需要老人帮我们带孩子。但”倒行孝“的责任不能完全抛到老人身上。孩子即是家长的影子,鲁迅先生就曾说:“如何让孩子养成在未来的潮流中游泳而不至沉没的能力,这是我们这一代做父亲的责任。”孩子的一言一行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倘若父母是尊敬老人,心疼老人,孩子也会看到眼里,记到心里。
年纪越大,他们开始与社会脱离,他们在孩子身上更容易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他们过度的保护孩子,把爱护变成了溺爱。他或许不知道,没有谁可以陪孩子走一路。所以作为孩子的长辈,需收起你那颗溺爱的心,孙子,孙女该教育就要教育,不为别的,就为让孩子以后的人生路走的平坦。
只要涉及到孩子的教育,均无小事。相信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会说如“把这个给爷爷奶奶尝尝”,“好吃的先给老人吃”……但,孩子情愿不情愿,老人吃到嘴里了没有,我们一般不会计较太多,行孝就只停留在了嘴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中和长辈说话的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百善孝为先”,最基本的孝道就是尊敬,孝顺家里的老人,否则,就是学校组织去N次敬老院,也只是表表样子而已。家庭中的成员,尤其是孩子的父母,该教给孩子的,我们必须要点到,说到,做到。不能忽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现在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终有一天也会老去,你现在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就是以后你的孩子对待你的态度和行为。
健全的人格,体恤的心理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同等重要,家长不能只顾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为人的原则。小时候一个连自己长辈都不知道体恤的人,注定是一个自私的人,长大后走向社会又如何谈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