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昨天,在《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微信群里,王绪溢博士说:“对于学习,教师还是应该回到学生个体以及全班群体的角度来思考。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老师和全班学生是一个集体,所以我们通过小组活动来把老师肩上的责任分给所有学生,大家一起来学、一起来教。”
于是,我特别想起了前些日子的一个课堂片段。
那天复习到《民族区域自治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一课,一道选择题涉及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这个概念。学生们提交了之前完成的答案(如图1左图),分别为6人选A、11人选B、6人选C、7人选D。很显然,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他们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概念并不清楚。这个小知识点,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只要稍加理解便可以准确迁移。但如果只是简单地由我来告诉他们答案,下一次可能还要再出错。
亚里士多德说:“教学是最高形式的理解。”当我们真的教别人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它。这项活动包括同学之间的互教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成为学习者和老师。所以,我给了90秒的小组活动时间(这个临时性的小任务比较简单),要求前后四位学生相互讨论一下到底哪些是对的,错又错在哪里,厘清基本概念。在经过了将近两个月的学习与练习,他们已经能够有意识地通过小组对话去自己解决很多问题(如图2)。我仔细观察了大部分的小组,他们通过查阅课本或是印发的资料,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在组内交流后,比较清晰地修正了选项中出现的错误。当我再次要求他们作答时,全班仅剩三位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如图1右图)。
当时的我决定不再进行讲述,毕竟绝大多数同学都弄清楚了。更主要的是因为,下一题中的一个选项依然涉及这个知识点,而我则可以通过这道新题,确认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然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里,这些聪明可爱的学生们似乎也发现了一些“套路”。因为高三的应试题例,总是有标准答案的,而第一次完成时,确实有许多题目会有相对多数人回答正确。根据显示的数据统计图,学生们往往能够大致推测出正确答案,因而,在二次作答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无论是否真正理解,都选择了正确答案”的现象(如图3)。那一刻,我突然更清晰地意识到,二次作答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答案从错误变成正确”,而是要去看到背后蕴含的思考。所以,这个时候,邀请学生来说一说“为什么不选原来而改选另一个选项”,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段时间,我常常与高三的学生们说:“你们不要天天锻炼我的水平,却忘记了该提高的人是你们自己。”是的,只有当学生们一起来学、一起来教,课堂才会变成他们的,而不再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我,要做的就是——闭上嘴巴,同时优化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的参与都真实可靠,防止“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