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读到这本书不是因为我觉得它有多有名,只是无意中翻到了这本书。
我看他封面上的评价,被称为2014年感动全球万千读者的阳光治愈小说。我看完之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写这本书的人真有才,里面出现过太多我不曾听过看过的书和作者。另外,我觉得有些对读书方面的观点和我很相似。因为我能力不够,所以前不能很好的描述清楚我自己的想法,现在我想借用书里面的原话来表达我对书的看法。
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纪念一下我看这本书的感想和一些对我感触很深的话,因为我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地方给把他们完整的记下来。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岛上书店的原话,请不要介意。
“我和你说说我不喜欢什么好吗?我不喜欢后现代主义、后世界末日的背景、已亡故的讲述这以及魔幻现实主义。对那些按说是机巧形式的设置、多种字体、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照片——根本说来,任何一种花招,我都几乎没有共鸣。我觉得关于大屠杀或者世界上任何一种大悲剧的虚构文学作品都令人反感,拜托,这些只能用非虚构写法。我不喜欢按侦探或者幻想文学的路子来写类型小说。文学就是文学,类型小说就是类型小说,混搭很少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不喜欢童书,特别是有写到孤儿的,我也不想让我的书架上有很多给青少年读者看的书。我不喜欢任何超过四百页或者低于一百五十页的书。我厌恶真人秀明星请人捉刀的小说、名人的图文书、体坛人物的回忆录、搭电影顺风车的版本、新奇玩意以及——我想这不用说——关于吸血鬼的书。我几乎从不进处女做、鸡仔文学、诗集和翻译作品。我也宁愿不进系列书,可是钱包的需要让我不得不进。至于你,你不用跟我说什么“下一部畅销系列书”。等它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再来和我讲也不迟。最重要的是,罗曼女士,我觉得一个小老头儿的薄薄的一本回忆录,写他老婆死于癌症,这样的书觉对让人难以忍受。不论销售代表声称写的有多好,也不管你向我保证母亲节那天我能买出多少本。”
我对这段话很是认同,大多数情况下,我不喜欢看的类型就是这些。
“我成为一名父亲之后才读到这个短篇。所以我无法说在遇到玛雅之前我会不会同样喜欢它。我这辈子经历过一些阶段,那些时期我会更有心情读短篇小说。其中一个阶段刚好也是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哪有时间读长篇小说呢,我的小女孩?”
果然每个时间段所喜欢看的书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时间看同一本书感受也会不一样。
“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已经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不过我选择新书只是自己看的话,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这样的,遥远地方的一个女人,在印度,或者曼谷。有时,她离开自己的丈夫。有时她从未嫁人。因为她睿智的知道婚姻生活不会适合她。我喜欢看到她有好几个情人,喜欢看到她带着帽子不让阳光晒到她白皙的肌肤,喜欢她去旅行和冒险,希喜欢看到对于旅馆、贴着标签的行李箱、食物、衣服和珠宝的描写。有点浪漫的因素,但又不过分。故事的背景是在过去,没有手机,没有社交网络,根本没有互联网。理想的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或者40年代。也许当时正在打仗,但那只是背景。没有流血,有点性爱,但并不过与绘形绘色。没有孩子,我觉得孩子经常会破坏一个故事。结尾可以是快乐或者悲伤的,我不再有所谓了,只要合情合理的。她可以安定下来,也许可以做点小生意,要么她可以投海自尽。”
我想这是我理想的生活状态。如果要说说我想看的书,我想我应该会比较喜欢看以男性为主角,他也许会有不幸的童年,也许他脑子里都是异于常人的想法,他可以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他过这孤独并且自由的生活。故事里面绝对不要性爱,不要有孩子也不要有爱人。
“我就像是个在约会阶段待了太久的女孩。我已经有过太多次的失望,得到过太多次“非你莫属”这样的允诺。但从来都不是。”
“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
我的生活就像一座孤岛,明知这种生活不是理想的生活,我却没有决心去改变。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阿米莉娅在离职的时候所写下的笔记:“老板:伊斯梅·帕里什(以前的学校教师)和尼可拉斯·兰比亚斯(以前是警长),兰比亚斯是个了不起的销售,特别是在犯罪小说和青少年小说方面。帕里什,她以前负责学校里的戏剧乐部,可以指望她举办一流的作者活动。这家书店里有个咖啡角,一个舞台,网上的销售表现也不错。所有这些,都建立在A.J费克里所打下的基础上,这位前老板的品味倾向于文学类。这家书店仍然有很多文学小说,但是他们不会进卖不动的书。我全心全意地爱着小岛书店。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这家书店对我来说,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这是个神圣的地方,有了这样的书店,我可以这样的有把握说,图书销售业绩还会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阿米莉娅·洛曼"
她曾在这家书店拥有过最幸福的生活,这里有与她志趣相投并且爱他丈夫,有乖巧的女儿,有一家温馨并且藏书丰富的书店,但是现在她却必须要与这种生活告别了。就像我要离开我待了十几年的家,离开住过好几年的学校宿舍,当我收拾行囊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曾经被东西堆的满满当当的宿舍原来有这么大的空间,曾经这件宿舍挤满了人,曾经这里充满欢声笑语,现在只留下几个空空的床铺和没有打扫的地板,心中无由的升起一丝落寞。
看的时候很感动,可是过两天再看却觉得这就是一段很平常的话。
我最开始看这本书,我以为它的发展,就像我之前看过的月亮与六便士,洛丽塔之类的。阿米莉娅一定是个不甘平庸并且虚荣的女人,她一直在生职场中想要往上爬,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一切。我以为书店老板本来应该自暴自弃,浑浑噩噩的活到他死去的那一天。在我看过的名著中可能应该会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了,不是因为它里面的故事情节,单纯只是因为这本书里面包含太多我没有听过的文学作品,同时,我也没有猜到下下一刻的情节回事什么样子。我以前看的书中,要不就是早早的知道了结局,要不就是由于我看了多年书的经验已经完全猜到了过程的发展,但这本书不是。
我以为A.J不会接受玛雅留着他的生活中;我以为玛雅长大以后一定是个怪戾的女孩;我没有想过阿米莉娅会答应A.J的求婚,我没有想过阿米莉娅和A·J居然在婚后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没有想过在A·J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会考虑他的妻女未来生活;我没有想过阿米莉娅在知道A·J得了癌症的时候还能不离不弃;我也没有想过伊斯梅会接受警察的求婚;我没有想过岛上书店会一直留存下来;我没想过最后居然是伊斯梅延续了岛上书店。
小说的最后一段话,我也莫名其妙的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
“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