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性理论分析苏州园林中基本要素的组合层化
透明性是一种空间层化结构,包含了秩序和层次两个方面的关系,目的是通过压缩深空间成为浅空间,来创造一种具备深度解读的可能性,它既不是清晰也不是模糊,而是一种清晰的模糊性。从立体主义绘画的分析出发,得出两种类型的透明性(物理的以及现象的),柯林罗强调的是现象的透明性,在对柯布西耶的纯粹主义绘画以及经典住宅分析中可以得出这种概念在建筑上的表达,常用一点透视的角度呈现这种现象透明的关系。
我们离开绘画,转而思考建筑学中的透明性时,问题出现了:在绘画中,三维空间只能通过间接地表达来暗示,而在建筑中,它却成为了无法回避的事实,正因如此,现象的透明性却更难实现。
如果说立体主义绘画中的深空间和浅空间分别来自于现实的真相和虚拟的画境,那么在建筑领域,虚拟的空间并不存在,浅空间又该如何定义?在《透明性1》一文的开头,柯林·罗首先承认了这种转化的困难所在。
在加歇别墅中,勒·柯布西耶将人们对画中平面的关注转化为对平行透视的最高度的关注(最佳视角 至多略微偏离平行视点);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柯布西耶成功地将建筑同其赖以存在的三维空间分割开来。
斯拉茨基强调建筑的正面性,因为只有当类似于正立面的角度看过去的时候,才能出现“明明白白的不明白”——一个浅空间的暗示,与“正面性”同样重要的是“静止性”,因为只有人们在一定地点作静止观赏时,才能形成稳定的空间层次,才能解读出隐喻中的层状空间序列。因此,透明性所暗示出的是一个静止的画面,是视觉感知的最终结果,而不是过程。正面性和静止性成为了建筑中出现浅空间的前提。
所谓“深”的空间是指:有一个优越的透视出发点,空间通透,如果要加上另外一种秩序,就可以让横向出现一种拉伸的力。如果直接看到深空间,是没有模糊性存在的,一切都是清晰和确定的。
所谓“浅”的空间是指:像那些立体主义画作一样,不提供一个最好的透视点,没有穿透的视线,让观者错位地进入。浅空间近似于一个平面,但不仅如此,它给予了观者暗示。一个事实上非常深远的空间,因为它相对于观者的立面性的位置,也会成为一个浅空间。
从深空间和浅空间的定义本身,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所表达的是一种观者与空间的视觉交互关系,而不是实际的物理空间。深空间更接近事实的真相,而浅空间则是一种隐喻。由于三维空间在建筑中确实存在,在建筑的现象透明性中,浅空间的隐喻最终将会由深空间的现实鉴定真伪。如果二者发生了分歧,那么空间的趣味性就产生了,这也是现象透明所建立起来的“秩序”和“混沌”的二元对立的趣味性。
在《透明性1》的英文原文中,浅空间与深空间分别写作shallow space和deep space,而这两个词组在视觉表达领域有一组更为人 熟知的译法,即“小景深”和“大景深”,表示二维平面对深度的不同程度的暗示。如果我们比较一下物理、视觉表达和现象透明三个领域对深、浅空间的定义和理解,就会发现,这好像是一种维度的游戏。
作为一种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模糊空间,浅空间这一概念成为了转换的媒介,将二维的绘画同三维的建筑空间联系起来。立体主义的绘画表达出了一个超越画布平面的浅空间,而当我们从一个近乎正面的角度去观看建筑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个近乎画布的浅空间,而透明性所讨论的就是这样的浅空间给观者的暗示与多样解读的可能。因此,浅空间可以说是进行透明性分析的一个前提,也是这一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一度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而文化的繁荣催生了士族阶级对山水风景,自然园林的追求与热爱。
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绘画中的理念与道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思想直接影响着士族对园林的布局营造。
由于中国水墨绘画讲究神似,所以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像西方绘画一样的精准的透视和立体的空间关系。因而形成了中国绘画以平面性和散点透视为特点,在没有进深方向透视线的前提下,在平面性的画面表达中怎样体现空间的深度,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清代画家华琳所著《南宗抉秘》一书中,提到山水画布局中“推”的方法。如果景物之间彼此都有间隔,那么就是“以形推,非以神推”,即使间隔很大,也不能推得很远;如果景物之间连成一片,没有间隔,那也不能推得很远,最好的方式应当是“似离而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无遗蕴”的境界。
“推”的方法解决了平面性与深度的矛盾,同时以“扫视逻辑”为基础,路径的存在使得“推”的方向性不断变化,因此就有了多重的遮挡,达到所谓“藏”的境界。
文人们游览名山大川,却从不临摹实景,而是把身体的体验总结为“胸中有丘壑”,继而落于画纸之上。观赏园林同样如此,如果说移步换景是一种身体对空间的体验,那么静态画面则传达了视觉对空间结构的解读。时间空间都在这里静止,所有的景物在观者的意象中归位所形成的“眼中的丘壑”。观者的眼睛像一部摄像机,记录了园林中移动的视点所看到的变换的景色,而静态画面就是其中的关键帧,正是通过这些关键帧,观者对整个园林的布局和结构建立起认识。
浅空间暗示:
——建筑前面的平台和扶手,限定出建筑的范围;
——平台前面的左右两组假山,右侧假山与院子的墙紧贴在一起,可以看到墙垣后面的乔木,可以判断墙后是另一个院子;
——院子的两侧各由一座建筑限定,左侧的建筑为一层,右侧的为两层,不确定有没有入口直接通向两座建筑;
——院子的中部也有两组假山,前后位置不能确定,左侧的较小,右侧的叠石非常复杂,从规模和形态判断,内部有可能有蹬道;
——右侧假山后仍能隐约看到树木;
——景面的最远处是廊子,廊子背后是建筑,因此猜测被假山遮挡的部分应当有进入庭院的入口。
网师园梯云室庭院深空间现实
从洞门进入向右一拐,就是所看到的院子的入口,进入细看之后就会被这个院子的长宽比震惊,观者所看到的这个似乎很浅的空间事实上有接近15米的进深。
所看到的第一个院子的松树和假山只是这个院子的一角,事实上,院子横向展开了更大的画面,院中还有小路贯通南北,所看到的门洞之后的走廊围绕院子一周。院子之后的凉廊名为“静中观”,呈“L”型连接了揖峰轩与五峰仙馆。“静中观”之后的小院里另有假山置石,所看到的右侧的牖窗正是揖峰轩的侧窗,从中正好可以欣赏这组置石。
这组小院将五峰仙馆和揖峰轩的景观有机组合为一体,同时也将南面的石林小屋景观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空间体验。
根据上述实例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古典园林中浅空间塑造的步骤:
1.空间层化性
中国园林致力于追求一个浅空间,通过园林中空间的层化,从而拉近景深。
2.正面性
面性是浅空间和透明性的前提。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路径和视点的布置以及视点和掩映的配合十分重要。路径将观者引至景面前,掩映则让观者看到设计者希望他看到的部分。这一切都务必满足“正面性”的要求。
3.串联性
中国古典园林多结构复杂,有多个结构层级,这些层级不仅与功能相关,同样也组合成了丰富多样的空间结构。园中的路径带领观者在这些不同的结构中游览,景面被串联起来,观者从而获得对整个园林空间结构的感知。这也是中国园林的浅空间与西方现代建筑相比的不同之处,它蕴含着时间要素,是一种四维的空间体验。
而为了达到空间的层化,中国古典园林把整个的园林建筑分成了几类有机构建的组合重叠,从而达到层化后的透明性,一种引人入胜,曲径通幽的感觉。
园林的构成要素
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2、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3、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4、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飞檐起翘,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在古典园林中正是由这四要素的组合拼接,重叠掩映勾勒出了中国园林的步移景异,曲径通幽之感,而这种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把规律的东西组合打乱的方式恰恰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虽由人做,宛自天成。
在当今社会,西方现代主义大举引领国内建筑潮流,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正日渐式微。王澍的宁波五散房,和他追求的传统建筑材质的回归与利用恰似一汪清泉在中国当代建筑领域中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古为今用。继承发掘中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的特点,构建方式,组合材质,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特质,创造出一种中国文化风格的建筑流派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这篇文章通过西方的理性分析来解读中国古典园林,我希望通过这种拆分的组合层化来数据化传统园林的构建,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仅此而已。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部分资料来自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