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拿铁一本书的下午阅读完这本书。
初次遇见王小波先生是《黄金时代》这本书,当时年少,知之甚少。再次遇见是《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由于看的时间较久,时不时被文中的一些语句打动,却对于整本书缺少一些概念。在那本书中,王小波先生提到了他的妻子李银河,满是骄傲。
也曾在别处看过不少赞美这两位爱情的文章,以及相关的一些语录。但是,这些片段远不及读这本书时带来的震撼。爱情真好啊,爱与被爱,都真的太好了。读完的第一感受便是如此。
《爱你就像爱生命》这一书名本身就带着狂热的爱意,而在书中的那些信中,爱意更浓。从第一部分的求爱,到第二部分恋爱时的书信,都带着沉甸甸的爱。当然,这爱并不沉重,只是真诚而热烈。
第三部分是李银河先生对丈夫的回忆。她提到,第一次见面,他便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她如实回答,没有。他说,那我可以做你的朋友么?她觉得惊讶,心中也意识到,他们后来会再次相遇。(大意如此)看到这段,忍俊不禁。这是怎样的初遇呢?大概是两个有趣的灵魂终于相见吧。
那时候的王小波先生,只是一名工人,并不受李银河先生家人的待见。但是,他们终究还是跨越了各样的偏见与阻碍,以书信为媒介,成为了夫妻。
木心先生有诗言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时候的信需要穿过漫长的时光才能抵达另一个人的手里,但是人们不厌其烦地写着,等待着,再回复着。现在一切都加速了,邮件只需要几秒便能抵达,想说的话一秒钟不到便能让另一个人收到。可是,与此同时,等待的耐心好像也在慢慢缺失。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遇见,而后快速地陷入爱,最终却又走向分离。
It seems that everything is going fast, and we're lagging behind. So we try our best to chase, but nothing is left.
当然,也无需如此悲观。毕竟,爱本身已是美好了。不论是曾经、现在还是未来,爱一直都在啊,只是以不一样的形式罢了。
摘录:
我希望我的“自我”永远“吱吱”地响,翻腾不休,就像火炭上的一滴糖。
(自我迷失的时候,生命的活力也会减弱吧。)
你是非常可爱的人,真应该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真挚而又动人。)
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本身。
(非宗教性的,也非唯物主义。)
出于爱,人能干出透顶美好的事情,比木木痴痴的人胜过一万倍。
(《水孩子》里说,让这个世界运转的,是爱啊。)
闭上嘴被人当成傻瓜胜于张开嘴消除一切疑虑。
(很有趣啦。)
我们要占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爱,善与美?)
别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们先让它存在。
(顾城先生在《避免》一诗中写道: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王小波先生的这句话是很好的回应了,别害怕凋落,我们先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