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直在思考积累和写作应该如何安排的问题,因为近来总感觉自己看书、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而自己还达不到曹植那般七步成诗的境界,每天的写作任务经常会挤占晚上本已少得可怜的两个钟。连娱乐和健身的时间都是见缝插针般地安排在生活琐事之间。根本没有大块的时间来构思文章架构、基本上,想到一个好的主题就要开始写下来,依靠的都是以往的积累。这样的习作让我惶恐不安,因为我最担心的就是每天重复之前毫无新意的“呻吟文”。
毫无疑问,要出干货,需由新料,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积累,谈产出是荒唐可笑的。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固定思维,甚至大多人也都是这样。刚才,我忽然问自己——到底多少看多少书才够?积累多少才叫够?很明显,学无止境,愈多愈好。但现实是,我们永远不可能满足于目前的积累,总是想学更多的知识,收集更多的素材,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错,大错特错。在《拖延心理学》里有讲到,这是完美主义者的拖延心理。每件事总在思考最好的执行方法,总在那完善计划,但却是迟迟未迈开第一步,就算时间紧迫,开始了着手做了,但由于时间关系,做的不完美。心里就会想,要是给我更多的时间,我会做得更好。
等等,这句话貌似很熟悉。
”如果再给我复习一个月,我会考更好的分数,考上更好的大学!“
”这个文章写得有点肤浅,还有几个错别字,如果多给我点时间,我可以写得更好!“
”这个事那么难,要是有个人稍微分担一下工作,我就可以全力以赴了!“
……
我知道为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为什么蕴含着巨大的洗脑力量了,因为他让我们的借口说不出口。
回到正题,关于积累和写作的问题,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应该是写作更重要,看到一句话,就是积累,有感悟,就是文章。写千字文,是为了分享个人的学习和感悟,并通过检验自己的文章,来修正自己的字词、写作方法、文风,甚至是思维方法。这是一个全面提升自身水平的最佳训练方法。我们不但要坚持用,还要发挥想象力,找到好方法,更好地帮助自己提高效率,提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