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漫长苦旅,犹如探索古代帝王的神秘墓穴,曲折离奇、隐而不现,最终却又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经过四天三夜与大自然的艰苦鏖战,足踏800余里的戈壁荒沙,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阿里老人面带微笑,用手指向低洼而潮湿的水坑处,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颇有力道地召喊:同志们,水就在那儿,这里的水几辈子都用不完啊。
就这样,具有较大储量的淡水水源就在这儿诞生了,从此以后茫崖行委就成了石油勘探队伍的重要依托与仰仗。
而后勘探队员们便进行了大规模“迁徙”,就此重新“筑巢”,并建立了自流井,重新开启了石油建设的新篇章。
戈壁滩上的向导,除却有铁一样的毅力与坚强,还要有睿智的头脑和缜密的逻辑思维,甚至还有很多离奇的际遇与缘份。
油田建设的第一口井“油泉子”的诞生,就具有阿吉老人的非常缘份,这也可能也是柴达木赐予不畏险难、敢于牺牲的祖国建设者们的特殊礼物。
阿吉老人在勘探例会上对大家讲述自己曾经的“特殊”过往。记得那个经商年月,途径一片散发煤油般气味的小山坡,山坡上与山坡下都均匀散落着黑色的石头,石头黑得直冒油,取来用火引之,居然能燃烧,于是每经此地都会以此代柴煮饭,十分便利,临走时还会带上几袋,以备不时之需。
阿吉老人凭靠自身的记忆,带领着地质队员们在浩瀚的戈壁滩上觅迹寻踪。阿吉老人与勘探队员们带着干粮、骑着骆驼,日夜兼程,冲破种种阻障向目标毅然决然地挺进。
历经沙尘暴、戈壁飓风、烈日炙烤与夜半寒冰,终于在第七日的深夜抵达了思慕已久的“旧相识”,阿吉老人与勘探队员们已经筋疲力竭,简单的安营扎寨,便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旧相识”的怀抱中安然入梦。
东方破晓、晨风习习,地址队员葛泰生,也就是已故老李的学生,第一个早早醒来,并调皮地摇醒了阿吉老人,与他共同爬上了布满黑石头的山坡上。
葛泰生看着这些黑乎乎的石块,兴奋得直跳,然后即刻顺手拾起一块,周身打量、闻了几下,又咬了几口,近乎癫狂似的大喊:“石油找到了,这是石油!”
“石油找到了,这是石油!”
此时大队长郝清江带领着队伍也跟了过来。听到了勘探专家们的石油论断,并得知这里的石油会像泉水一样流淌出来、奔流不息,即刻欢呼雀跃起来,喊声、哭声、喝彩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最为幸福、最为激进的生命曲调。
因石油会像泉水一样自然流淌、采之不枯竭,葛泰生极力建议此处应取名油泉子,以此涵盖其状貌。而此时,同志们一致认为这片油区是阿吉老人发现的,这片山岗应交由阿吉老人命名。阿吉老人说这就叫开特米里克吧。这是维族语言,是乱山子的意思。
开特米里克,它是我国地质勘探队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第一个储油构造山体,这里崛起了油田建设的第一口井,为盆地的石油开发与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一桩桩神奇的石油发现之旅便逐次展开,一发而不可收拾。油砂山、油墩子、七个泉等多处油井作业区被一一挖掘,柴达木的聚宝盆称号,实至名归。
这些伟大的壮举都是在阿吉老人的脚下探踏出来的,他的功绩不可磨灭地书写在油田发展的史册上,他不为名不为利,却有着一颗超越自我的爱国情怀在戈壁上代代相传、永世长存。
…………
(未完待续)
齐帆齐微课齐帆齐写作进阶营第20篇(1251字)2384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