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开始,为了研究自媒体的写作我买了很多励志书。对的,就是那种鸡汤文。
即使知道,很多鸡汤文不过是自圆其说,实质性的内容没有多少,我也还是会忍不住要探究一番,无论是行文结构还是叙述风格,我都想学一学,毕竟现在鸡汤是刚需,每个人都可以来一碗,虽然喝了跟没喝是一样的。
从最初王潇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一只特立独行的猫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到李尚龙的<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马叛的<我不愿平平淡淡将就>,以及不太出名的,温言的<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沐木的<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看到最后,觉得这些文章,大同小异,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作者的性别不同以及经历不同。其中,有的人的文笔并不好,逻辑也并不缜密,只是,他们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出来,又恰好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于是,成为畅销书。
当然,过往的经历必将成为一个人的噱头和卖点,这既是商业价值,也是其个人魅力的体现。无论羡慕还是嫉妒,人总得客观面对事实。
读完那些书,我发现我什么都没记住。即使在读的过程中,我会勾画好句好段,甚至在一旁批注下我的见解,或是由此延伸出来的理解,但书一合页,我发现连书名我都无法完整准确地回忆起来。
自始至终,那些书的叙事结构只有一种。即,发生困难,插播道理,解决困难,作者实现人生转折,最后总结经验。总之,所有故事都围绕着作者发生,最终一定靠作者的坚持得以逆袭。
说实话,也只有这些作者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能够撰述成文,让读者买单。
因为,读者就是愿意浸淫在这样的误解里——仿佛所有人都生来如此,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这时常误导普通人盲目坚持,忽略成功者所具备的其他品质。比如个人能力,又比如受到命运之神垂青的重要性。
鸡汤文的风靡,一面反映了社会中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对实现自我的迫切,从另一面也反映出书写者对整个社会氛围的迎合与自身的浮躁。
我并不是说写小说的就一定比写短文的高级,毕竟前有鲁迅,后有林语堂,都是写杂文写得特别出色的作家。虽然林语堂被人熟知是因为长篇小说<京华烟云>。
在我心里,叙述应该是真诚的。但在很多鸡汤文里,我只看到了故弄玄虚的炫耀。许多大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有的经验,难以复制,特别是别人的成功经验。
即使牛逼如剑桥,霸气如哈佛,这么多年出现的人才,我们也只记得比尔盖茨等富豪或是那二十几位总统。
所以你看,就算是世界高等名校出来的,也有许多是泯然众人的。更何况你天资平庸,又无一技之长傍身,你凭什么认定只要坚持,只要永不放弃,你就能实现人生大逆转?
有句话叫做选择比努力重要。嗯,其实不会有人告诉你,具备选择的智慧更加重要。所以,别丧失自己的思考,别人的几句忽悠就能让你亢奋到像吃了摇头丸。也别在看到一篇鸡汤文,戳中了你的痛点,你就觉得事情真是那样的。你热泪盈眶,觉得被人看见,被人洞悉内心的那片柔软,甚至被人赏识以为自己也是“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的那种人
可是,即便鸡汤文如此被自己轻视,我也仍旧想好好研究,并且这么做了。因为阅读量高啊。你知道,没有别人的观赏,作者是很难自娱其乐的。
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家口中所说的从未想过出名,自己只是随便写写。你听听便算了。那句话,就如有人说自己不想赚钱,不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一样,是百分之百的善意的谎言。
另外,鸡汤文看看就算了,别当真。毕竟,除了调动起你一时的情绪,让你获得短暂的宽慰与爽感,对你的生活,一点卵用都没有。你还是该穷就穷,该加班就加班。